特斯拉之于中国电动车企,是“二向箔”还是“纸老虎”?

  • 时间:
  • 浏览:131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文丨最极客,作者丨东方亦落

最近一段时间,特斯拉在中国行动频频。1月3日,特斯拉宣布国产版Model 3降价,从每辆35.58万元降至32.38万元,又因为有免征购置税和新能源汽车补助,Model 3低配版售价跌破了30万元大关。之后特斯拉门店“人满为患”的截图就开始在网上流传,中国车主在特斯拉门店展现出了一种“排队买白菜”的架势。

1月7日,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建成一周年的日子,马斯克当天正式将国产Model 3的车钥匙交付到中国车主手中,并现场来了一段“脱衣舞”。这标志着特斯拉国产化走上正轨,也意味着之前的特斯拉与国产新能源车的交锋从舆论走向现实。

然而面临这种走向,国产新能源车似乎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特斯拉“抗衡”,或者说国产新能源车正在履历与特斯拉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种极端:电池容量衰减、无法保值、供应链不成熟、充电桩用度偏高......加之整其中国汽车行业都处于“隆冬”,使得对国产新能源车的担忧成了舆论主流。

两厢极端的对比相当“扎眼”,然而特斯拉到底是对中国新能源车企释放降维攻击的“二向箔”,还是名存实亡的“纸老虎”呢?特斯拉在中国的未来,又会一直如眼下这般风景吗?

一、特斯拉入华风景无限,国产电动车企或遭“降维攻击”

克日,比亚迪去年12月的汽车销售数据流出。其汽车销量为43179辆,同比下降37.99%。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降低7.39%。而特斯拉同期的销量到达了36.75万辆,不仅凌驾了比亚迪,还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这也是比亚迪自2016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低于特斯拉。

固然,比亚迪是受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行情的影响,2019年全年的销量只完成了目的的70.98%。而且凭据经济形势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需求依然不振,新能源汽车补助滑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也不会有太大改观。不仅是比亚迪,其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亦受此影响。

然而另一边,外来的特斯拉却是风头正盛。2019年特斯拉总共交付了36.75万辆汽车,较前一年增长了50%左右,而且超出了2017年与2018年交付数量的总和。来中国这一年特斯拉也是顺风顺水,现在不仅如期交付了国产Model 3,还启动了Model Y项目。

而特斯拉股价受此影响也一路飙升,上涨3.88%至469.06美元,总市值达845.46亿美元,凌驾了福特1999年创下的808.1亿美元的峰值。不止是在新能源车企的队伍,纵然在全球汽车厂商中,特斯拉现在的排名也仅次于丰田汽车和公共团体,真可谓风景无限。

于是人们不禁开始担忧,连比亚迪都退居老二了,中国新能源车企中另有谁能和特斯拉“一较高下”?这种担忧并非毫无原理,凭据《逐日经济新闻》克日的一篇报道来看,国产新能源汽车从2014年的生长元年至今,已显现出诸多问题:电池掉电严重、续航里程不够、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不高、公共充电桩用度偏高等。

为何同样是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就能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岂非只是“外来的僧人好念经”?其实远非如此,特斯拉确实有一些方面是中国电动车企现阶段所不及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的焦点部件“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方面做得很好。电池特斯拉用的是松下,能量密度业内公认;电机没什么行业壁垒,而特斯拉快人一步,率先将碳化硅技术运用在车用电机中,让电机控制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其中的研发成本可不是一般企业能投入得起或者舍得投入的;电控是特斯拉的焦点技术,涉及到许多专利和算法,优化效果相当不错。

从情况层面来看,中国整车制造的工业链不够成熟。而在特斯拉进入中国之后,国产Model 3的零部件当地化率现在已到达30%,预计在今年年中能提升至70%,而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将到达100%。此外,临港也有意围绕特斯拉打造新能源汽车工业集群,形成先进的上下游工业链。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入华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也是好事。

除技术与工业链的优势之外,马斯克的小我私家魅力和知名度也是吸引人们购置特斯拉的重要因素。马斯克曾说从不花钱在营销上,但马斯克自己对特斯拉而言似乎就是最好的营销了。其强悍的知识架构(物理学与金融学学位,电气电容偏向博士退学,自学盘算机及火箭工程技术),他的另类言论,以及“狂人”、“钢铁侠”等标签,都吸引了大量理工科人才愿意为之效力,并获得公共的关注,这种关注让不少人最终转化为特斯拉的客户。

在特斯拉的风头之下,反观国产新能源汽车,除了上文提到的几个缺陷,另有不少毛病。早在2017年,中国新能源投诉分析陈诉就显示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投诉量占整体的87.8%,而且逐年增加,其中八成左右都是在投诉质量问题。如果是其他产物质量不外关,用户可能也就是糟心一阵子,可作为汽车产物质量不外关,会随时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宁静,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获得重视,并应当尽快加以解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一面是出现出“买白菜”架势的特斯拉门店,另一面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种种缺陷;一面是声名赫赫,另一面则是“抱团”也抢不外风头...如此对比下来,特斯拉和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貌似不在一个维度上,而特斯拉就像是《三体》中能举行降维攻击的“二向箔”,让中国车企土崩瓦解,制造出一种“狼来了”的恐慌

但,特斯拉真有如此恐怖吗?或者说,特斯拉的实力,真的能配得上它如今在中国体现出的“五彩缤纷”吗?

二、“二向箔”或许只是表象,中国车企与特斯拉仍有一拼

有看法认为,特斯拉进入中国之后,重现了iPhone热销之时“碾压”安卓的情景。说到iPhone,当年苹果将其放在中国组装,可以说是中国手机工业的转折点。此前中国虽有波导等品牌,但一如现在的中国电动车企,缺乏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工业链。

苹果进入中国之后,则催生了欣旺达、欧菲科技等优秀企业,极大地完善了手机供应链工业,给了中国手机行业很好的生长契机。自此之后,华为、小米、OV等企业因技术与供应链的优势迅速崛起,如今已成手机行业的“中流砥柱”。

而电动汽车在工业链方面的长度和深度都远超智能手机,与特斯拉的差距也愈甚于当年一众国产安卓机和iPhone之间的差距。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一些相关部门对特斯拉来华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其实也是为了动员中国电动车工业链良性崛起,使得国产新能源车企可以有更优质的工业链资源作为依靠,从而投入更多的精神到企业的焦点竞争力建设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斯拉来华没有那么恐怖,更多的应该是会发生“鲶鱼效应”。

而另一方面,特斯拉可能远不像它所体现出的那般实力强悍。实际上在来华前夕,特斯拉产能不足、无法定时交付,而且近年来特斯拉自燃、撞车的事故也没少发生,都说某国产物牌因为种种事故已经成了“段子车”,实际上若是认真计算起来,特斯拉的“段子”应该也不会少。

另外对特斯拉自身而言,并不是碾压了一众国产车企就万事大吉了。为了工厂的建设和投产,特斯拉已经从中国借贷了不少资金,后续运营仍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外来品牌风景进入中国,最后却败走的例子也许多。

当年亚马逊、Uber、甲骨文,哪个不是声名赫赫享誉全球,可进入中国之后呢?亚马逊不明白凭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举行改变,被淘宝、京东抢先;甲骨文进入中国之后,公司里没有一其中国员工,狂妄的企业文化加上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使其步履蹒跚;Uber,全球网约车的“开山鼻祖”,进入中国一度凭资本生长迅猛,可终不敌本土的滴滴等平台,不得不认可在中国的失败。

特斯拉当下的风头,也与这些企业初入中国之时的势头相似。多年的名声、中国方面的鼎力大举支持,加之较大的降价力度,使得特斯拉门庭若市。至于能连续多久,却不应过早下结论。究竟“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企业也一样,需要现实与时间的验证才气见真章。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电动汽车从业者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这一点同样不应被忽略。岂论当前形势如何,“人”都是最大的变量。中国电动汽车从业者现在正悄悄蓄力,准备迎接特斯拉的来势汹汹。

特斯拉的宣传图透露出向国产车企“下战书”的意味。而国产车企亦不甘示弱。之前对特斯拉正式落户上海推进国产一事,蔚来CEO李斌曾公然表现:“加州温室里的花朵,到中国来未必能适应猛烈充实的市场情况。在与特斯拉的竞争中,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汽车品牌,也许是蔚来,也许是其它企业”。

这话说的斗胆坦率又霸气,而中国电动车行业中有此信心的从业者也不只李斌一人。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种种采访中提到“不会畏惧与入华国产的特斯拉展开正面竞争”。这种自信绝非盲目,在特斯拉进步的同时,国产车企也未曾停止努力。

特斯拉有许多手段让自己成为备受瞩目的企业,但特斯拉的问题也不少。已往我们低估了特斯拉对于传统汽车行业的打击,但现在舆论或许也高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到底特斯拉是“二向箔”还是“纸老虎”,是风景到底还是铩羽而归,依然存在着庞大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