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三部门发文,要求高校停止奖励专利申请,勉励专利转化

  • 时间:
  • 浏览:292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2月21日,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团结发文《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内里提到了,高校要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逐步淘汰并最终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

我看了下,对现在的乱象预计有点作用吧?

专利乱象

我国专利一年申请140万件,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40%,比美日韩三国加起来还多。我们国家最多的高校一年专利申请量凌驾2000件/年,美国最多的高校也就是200多件/年。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曾经在专利局事情,业余研究物理,研究出了相对论,光电效应等等。我想,如果他要到中国专利局来事情,预计没空来研究,天天加班都加班不外来。

申请专利有什么利益?利益许多,在高校,评职称,算事情量都管用,另有奖励,一个专利,学校奖1万块钱。会写专利的人很有本事的,好比某某技术对A有什么用,对B有什么用,对C有什么用。这是3个专利,就拿到3万多块钱的奖励。

在公司,也管用,写了种种专利,就可以到科技部当结果申报,作为高新技术结果减免企业所得税。

对中学生也管用,自主招生,如果有一个专利,也是加分项。

大家也许会以为奇怪,专利就这么好写吗?

专利分3种:发现、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现的专利欠好弄,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还是很好申请的。于是,中国一跃成为专利大国。

乱象发生的原因

现在大学的事情也是有绩效的,种种打分。科研看起来很难打分,但经由不少智慧人士的设计之后,大学的科研也是可以量化的,最大头的就是SCI论文、顶刊论文的数量和引用率,种种科研结果、奖项、专利数等等。

为啥有了论文,还需要有专利呢?原因对于基础学科,理论学科来说,论文是重要指标,但有些工科学科欠好发论文,可以申请专利。因此,专利也作为结果的一种纳入统计。

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北大造就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但单是北大,大部门的高校也许情况差不多。有院士说,中国的科研事情者缺乏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创性。也许,大部门的中国科研事情者缺乏自己的思考,缺乏独创性,可是,你也不能瞧不起中国的科研事情者。

中国是应试大国,大学的教授们当年都是学霸身世,最擅长的考试。对于科学领域的无人区,可能茫然失措,不知道干什么好,但对于详细问题,而且知道什么样的回覆能得高分时,这是很是擅长的。

因此,只要教育部设立一个考核指标,各个大学都能给你玩得溜溜的,甚至把它玩坏了。好比,评价学校科研能力有专利这一项,那么,学校就勉励大家申请专利呗。

政策的作用

《若干意见》内里除了学校不勉励专利申请的资助和奖励之外,另有许多其他措施,主要原则是质量优先,注重专利的转化。希望到5年之后,到2025年,部门高校专利授权率和实施率到达世界一流高校水平,把结果转化的绩效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

怎么说呢?也许这个政策对停止乱申请专利数量有些用吧。不外每次看到到2025年,或者到几多年,我们就应该到达世界一流,类似的这种话,我就想,我们还是把教授看成学生来看待啊,他们永远是在做题,而不是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我想起美国著名科学家费曼的故事。他原先在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厥后加州理工把他聘了已往。他去了一段时间很痛苦,以为自己没做出什么结果来,很对不起加州理工。他们系里的大佬跟他谈天,说让他不要有心理肩负,科学研究就会有这种风险,招聘人的责任他们负。费曼放下心后,又开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有爱因斯坦,到了后期之后,根据世俗看法,他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出来。但他闲着吗?没有闲着,一直在科学的无人区里跋涉着。这应该是科学研究的常态。如果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效果,尤其在很短的一个时间维度内,那这个结果会很大吗?大家敢于冒险做大事,思量大问题吗?

我是持灰心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