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只有抛开对合肥的“偏见”,才气真正融入长三角

  • 时间:
  • 浏览:133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流程编辑丨黄佳倩

上周大象公会有个文很火,名字叫《安徽人为什么不认同合肥》。

文科生码稿子的习惯是喜欢谈历史(没有贬低的意思,我们团队有一半是文科生)。但因为我们团队是写财经的,所以更喜欢研究历史的另一面——当下和未来。

所以,当看完这篇《安徽人为什么不认同合肥》,当看到这篇文章下一大批马鞍山、芜湖、蚌埠、滁州、宣城……的网友留言“对南京的认同比对合肥高”时,作为江苏(南京)本土财经新媒体,更想从经济的角度、从长三角多数市圈的角度,对安徽的网友说一句:安徽(人),只有抛开对合肥的“偏见”,才气真正融入长三角。

你知道这几年合肥的GDP增长有多快吗?

你知道这几年合肥吸引了几多知名企业和机构吗?

你知道这几年合肥的城建规模有多大吗?

你知道这几年合肥聚集了几多科教文卫资源吗?

你知道如安徽这样的中部省份,可能也只能有一个拳头都会吗?

如果你都不知道,仅仅凭感受和想象就“不认同”合肥,那只不外是靠回首安庆、芜湖甚至是徽州历史上的虚假荣光,来否认合肥当下的真正价值。Anyway,这对安徽毫无意义。

安庆被称为“长江五虎”已经是清末时候的事情;蚌埠因津浦铁路成为“千里江淮第一城”已经是民国时候的事情;芜湖被定位为“皖江经济带”的龙头也已经是1990年月的事情了……我们必须得接受时代的变化,主角的更替……国家如此、都会如此、小我私家也是如此。

(一)

我们不谈历史,只讲现实、逻辑和数据。

先说一个小故事。

2019年头,在南京的一场投融平台上,飞鱼财经遇到几个从上海来的创投。集会竣事后,我问他们:是不是要回上海。他们说:暂时不回去,再去合肥看看。

我很好奇,为什么要再去合肥看看。

其中一个资深创投突然调过脸来说:因为合肥给的政策经常比你们南京还吸引人啊。你们税率优惠一个点,他们就优惠二个点;你们给地,他们就给地给配套……

厥后不久,飞鱼财经去江阴采访,一个工业基金的人说了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合肥对资本的吸引力会凌驾你们南京。

所以,今后在历次采访中,飞鱼财经总会问采访工具(行业大咖们)一个这样的问题:在长三角的大配景下,我们南京的“创新名城”真的有吸引力吗?生物医药的结构会不会周期性太长,并不适合南京?为什么我们南京出不了老乡鸡、洽洽瓜子这样小而美的品牌?(此前,我们PO过一篇文,大意是谈,为什么杭州水有娃哈哈、器有老板电器、锅有苏泊尔……团结肥都有老乡鸡、洽洽瓜子,而南京却孵化不了这种小而美的品牌,所以创新究竟是什么?)

一个都会有一个都会的文化、历史和生长偏向,因为深爱着我们生活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比力、品评、掘客、推动。

关于合肥对资本的吸引力是否会凌驾南京,我们不予置评。

但确实最近几年,合肥对资本的吸引力在增加,而这一点大多数安徽本土人“没有自信认可”或者说“顽强的不想认可”。

一部门人甚至还在某种心理上打转:好像合肥生长的欠好了,安徽的其他都会就好了。

这是极其幼稚而又没有经济学知识的想法。

为什么工业基金的人给合肥的吸引力下了一个如此坚决的判断呢?

飞鱼财经综合采访中遇到的一些人的看法,大致总结如下:

第一, 近几年合肥在治理、城建、科教文卫上聚集了大量的资源,工业结构全面、创业气氛浓重、政接应对敏感,一句话总结:做工业的情况不错。

第二,高铁的修建,让合肥大大拉近了与江浙沪的距离,同时又与上海保持了恰当的距离。有一个采访工具给我举了个例子,他说,以前上海总部要在长三角设分公司,可能会设杭州、南京、芜湖,可是现在高铁太利便了,上海一个小时车程内的南京、芜湖可能就不设了,可是反而要在合肥设,因为南京距离上海太近,直接就笼罩了,合肥的另有点距离,设立后反而可以辐射皖中和皖北。

这些一线的、切切实实的反馈,可能要比去扒故纸堆,更能让人明白,合肥的变化。

事实上,在长三角,上海、浙江、南京好比是高富帅、白富美——身世好、家底好、连长相都好,属于典型的“比你身世好的人,比你还努力”。合肥可能更像是身世普通家庭的奋斗者。那些在社交平台上高声诉苦“为什么合肥不如南京?”“为什么安徽的省会不是南京?”的人,都忽略了他们的起跑线是纷歧样的。就像社交平台上经常有人发问“为什么日本人素质那么高,中国人素质那么低”,要知道日本比中国早生长100年呐。

我们看一个工具的优劣,要看它的变化,而不是看它的状态。

要为求上进的高富帅点赞,也要为努力的普通奋斗者点赞。

(合肥2015年—2019年GDP及其增长率)

(二)

多年前,因为网络小说《太合天》的泛起,合肥得了一个江湖名号“霸都”。这个名字的普及水平甚至遇上了帝都和魔都。以至于,有段时间,南京和杭州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征集“我们叫什么都”。

安徽之外,对霸都的明白是一个网红名字;但在安徽之内,这成了所有指摘的源泉。

根据社交平台上的解读,安徽网友认为,合肥确实是霸都,因为攻克了省内所有的资源。以至于恒久的论调是“霸一省资源,而肥一城”、“吸血安徽其他都会”。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类评价,都要笑作声来了。第一个提出这个说法的人,不是去的都会太少,就是没关注过中国经济生长的纪律。

问四个问题:

第一,曾经我们是不是举全国之力生长深圳?

第二,长三角一体化观点下,上海算不算在吸苏浙皖的血?

第三, 中部省份是不是只可能有一个拳头都会?

第四, 在已往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给过芜湖、安庆、蚌埠最好的政策,为什么没有生长起来。

相信只要有判断力的人,在思考过上面四个问题后,对于“霸都”都市有新的明白。

我们特别想细聊下后面两个问题。

在安徽生长的历史上,有两大著名都会,即安庆和芜湖。他们兴起和生长的决议性因素是“长江经济”。

其中,芜湖最典型。近代,它是安徽第一个开放口岸;革新开放后,它又成为安徽皖江经济的龙头。

应该说,在合肥崛起之前,安徽给芜湖的政策最多、支持最大,寄希望于它能够动员全省的生长。

二十年已往了,芜湖的生长情况如何呢?

(安徽各个都会GDP、排名及其他经济指标)

其他不谈,就以GDP为参考,虽然芜湖的2019年GDP(3618.26亿元)在安徽省内可以排到第二,可是如果将其GDP放到江苏,只能排倒数第三(排在它后面的是宿迁和连云港,2019年GDP划分是3139.30亿元和3099.23亿元)。而依照现在芜湖GDP增长的乏力,后续是否会被滁州遇上还很难说。(去年我们在滁州参访工业生长,看到进步很快)

事实上,早在安徽调动一切资源支持合肥生长之时,就已经意识到芜湖的生长不行能动员全省。

这是由一个都会区位、土地、人口净流入等多种因素决议的。

芜湖离南京太近,经济上的吸虹效应太显着;芜湖的人口净流入太少,不行能有庞大的人口支持经济生长;芜湖的科教文卫资源太匮乏,尤其是在南京的映射下……

我们做新闻的,经常会说一句话:看一个都会的活力,就看它新闻多不多,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曾经西安的朋侪来跟我们诉苦,说是西安三天两头出负面。我们就慰藉道:这说明都会在生长,矛盾才气袒露。如果一个都会一年到头连条负面都没有,连条“网红”新闻都没有,那这个都会的生长基本上可以判断“Lose”了。

这几年,还真的很少看到安庆、芜湖有什么大新闻。

不管你承不认可,所谓的皖江时代已经由去。

否认合肥的人应该想想,蔚来的中国总部为什么落户合肥?四维图新这类企业的第二总部为什么落户合肥?一个又一个科研机构为什么落户合肥?这些工业和资本对一座都会的明白肯定比普通人强许多。

合肥的生长不是因为吸了谁的血,而是高铁时代下、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下的一定。

因为安徽需要一座可以和南京、杭州平起平坐的都会;因为安徽人需要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超级都会中心。

(合肥都会夜景)

(三)

为什么我们说:安徽(人)只有抛开对合肥的“偏见”,才气真正融入长三角(进入长三角时代)。

普通人可能会以为长三角一体化这个观点太远、太模糊。但现实是,不管行政上如何摆设,在市场纪律的推动下,区域内的人、财、物已经在加速流动。

举两个最简朴的例子,也是飞鱼财经身边现实的例子。

一位财经媒体人(老家合肥),因为合肥没有好的财经媒体单元,只能选择去一家上海的财经媒体,但她仍然将家(丈夫和孩子)何在合肥。

她的事情状态是,每周在上海和合肥之间通勤,采访规模笼罩长三角三省一市。早上还在上海报选题,中午就到了杭州一家机构采访,晚上回到合肥家中赶稿。

另一个例子,江苏一家机构投资人,此前在资助领导企业做工业转移,其新工厂的选址就在合肥四周。

他把自己比喻成蜜蜂,从苏南将资本和工业引入苏北、安徽等地域。

当他给我展示一年中从南京到合肥的高铁电子票的数量时,我们以为把他“写在”这个文里。

是的,合肥已经是安徽毗连长三角的一个焦点点。由它再辐射到全省各地。

这是由合肥的高铁运输能力、都会治理能力、科教文卫资源决议的。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计划里,明确写着要形成以上海为龙头外加五多数市圈的生长框架。

五多数市圈,浙江两个——杭州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江苏两个——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安徽一个——合肥都市圈。

安徽人应该庆幸,经由十年的生长,终于有一个都会可以领头都市圈,真正加入包邮区的牌桌。

一个国家、一个都会、一小我私家,拿到烂牌没关系,牌始终没有别人好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坐在牌桌上,就一定有翻盘的时机。

飞鱼财经在多篇文章中都写过一句话:中国的经济看长三角,长三角稳了中国的经济就稳了。上海汇聚了全球顶尖企业的总部、浙江展现了民营经济的活力、江苏在高端制造上继续发力、安徽在科学研发上不停进步。每个区域都有它的优点和短处,抛开对合肥的顽强偏见,拥抱高铁下的长三角一体化时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