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院士:疫情之下,必须如何反思医学教育?

  • 时间:
  • 浏览:203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我相信,国人从来没有像2020年起步的这一刻意识到:医生何等伟大,医学可以救国;医学强则国强,医学盛则国盛。

新年伊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一盘棋,数万医务事情者以“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闻召而动,勇往直前,临危不惧,攻坚克难,书写着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凸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毫无疑问,在这场“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中,中国的医务事情者已经提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当属新时代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再暗的黑夜也会渡过,黎明终将如约而至。除了战胜,我们别无选择。

然而,痛未定,亦应思痛。身为医学事情者,我们责无旁贷,必须思考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能否防患于未然?能否防大患于未至?民有痛,国有疾,疫情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在扫除战场的那一天,我们每小我私家、每个群体、每个行业都应该、也必须以卖力的态度,予以深刻且实事求是的反思,并以抓铁有痕的务实态度加以革新,尽最大可能制止或从容面临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医学的本质就是维护和增进人类康健。事实上,人类福祉正是我们举行科学实验的终极目的。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康健受到严重威胁的此时现在,服务于医学的源头——医学教育,也有反思和革新的须要。

医学的研究工具是人,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又有庞大多变的社会属性。显然,医学同时兼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特性,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统一体——除了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临床医学,另有同样重要、包罗预防医学在内的公共卫生学、基础医学、照顾护士学、实验医学等诸多学科。随着高水平医科大学与综合大学合并,许多综合大学医学院被视为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二级学院,而从来没有医学教育基础的某些综合大学也争先恐后开办医学院,开设临床医学专业。

在这种状况下,医学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受到极大打击,医学教育缺乏科学、理性、完善的顶层设计,直接面临疾病一线的专业,如临床医学、照顾护士学和磨练医学等的学习者,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对公共卫生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过低,公卫人员待遇未能获得有效保障,社会职位偏低,导致公共卫生学科生长显着弱化,也与临床医学脱节。效果即是,报考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高考分数远低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动力不足,以致高条理公卫人才造就乏力,人才流失严重。再者,由于全科人员待遇不足,执业吸引不够,“下层守门人”数量依然短缺、质量仍然不足,尚不足以完全筑牢下层治病防病的堤坝。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盛行病学专业队伍的短缺,疫情早期临床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不足带来的严重伤亡,充实袒露了我国医学教育的缺乏系统性摆设,在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存在显着短板——重“技”而轻“道”,重“治”而轻“防”,重“专”而轻“全”,让我们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之际,猝不及防,被动应战,教训沉痛。

首先,基础不牢,地震山摇。医学院校教育应重在宽基础、广口径,但我们在“双一流”旌旗下,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所谓“高精尖”,越来越重视“华而不实”的论文揭晓,课本越来越厚,而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和训练却越来越淡化。更有甚者,医学院校普遍缺乏感染病防护教育,更没有战时医护演练,甚至像《感染病》《血疫》之类的严肃影片也难以进入医学教育视野,以至于逆行的医护人员只能暂时抱佛脚,现场紧迫学习防护技术,增加了熏染风险

其次,偏重慢症重症,轻慢“小学科”。许多医学院校隶属医院越来越多,医院越建越大,专科医院越来越多,医学气力都集中于慢病,甚至每个学科都围绕肿瘤而设,连呼吸学科也以肺癌为主。临床学科越分越细,各自为政,纷纷向三级、甚至某一专业领域生长,诊疗科目分类与培训专业截然不同,加之医患关系紧张、医疗风险大,老师带教努力性不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动手时机不足,培训中难以落实“岗位胜任力”。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足,造就乏力。当疫情疯狂伸张,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更倚重人数不多的重症学科,难以实现多学科会诊。大家早已诟病的“小学科”如熏染学科、病理学科、麻醉学科、儿科学等边缘化现象、医院 “发烧门诊”的单薄、长时间难见死亡病例尸体,等等,都加剧了抗疫历程中的捉襟见肘。

再者,厚德尔后为医。这场抗疫战争,正是我们医学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时机。我们可以看到,20万在培的青年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基本都在临床,有的甚至抢上一线、加入所在医院的医疗队赶赴湖北支援,另有一些全科专业的订单定向学员在下层发挥了重要、努力的作用。我们不能仅仅为众多医护人员“逆行”感动,更需要反思立德树人是否落在了实处。

战疫之际,我们医护人员体现极为精彩。可是,在疫情这把冷漠的尺子权衡下,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医疗实践,仍然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予以严肃的审视和反省,让我们警醒并革新,严防未来“疫”流再度泛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注: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