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疫情、为互动讨论式课程举行线上教学的一些思考

  • 时间:
  • 浏览:152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全文6388字,预计阅读11分钟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熏染肺炎疫情对学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一些高校已决议”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改线下教学为线上教学。

但以往关于线上教学的履历积累,主要还是针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究竟不是大学课程的全部,如今的大学还活跃着一些以互动教学讨论式为主的课程——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将这类课程”搬到“线上呢?

本文作者希望通太过享自己的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引发宽大高教同仁配合探索!

作者 | 张晨(清华大学经济治理学院向导力与组织治理系 助理教授)

为配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许多学校响应国家要求,做出了推迟开学、勉励学生在家学习的决议。

在此配景下,有不少西席同仁已经开始努力探索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力争通过使用技术工具(如清华大学研发的“雨课堂”工具),联合在线直播和线上交互开展授课,为春季的教育教学事情努力努力,并为在家的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清华大学电机系的于歆杰老师,在《有效应对疫情,建立以雨课堂直播为主要特征的混淆式教学》一文中做了很好的探讨,推荐列位同仁阅读(链接)。

很重要地,我们在配合探索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方式的历程中,需要充实思量课程类型的差异性。必须认识到,在以往的高校课程中,关于线上教学或混淆式教学的许多履历积累,更多还是针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虽然在其中也经常勉励种种交互环节,但究竟不是课程教学历程的主体。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原来就以互动讨论式教学为主的课程(以下简称为“互动讨论式课程”),又应当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同样实现有效、有益的线上教学?

举例来说,笔者所教授的本科生治理学课程和相同课程中,案例研讨、问答互动、小组讨论、现场模拟训练等互动性环节,自己就占据了课堂教学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和内容。对于这样的互动讨论式课程,又需要如何应对“线下转为线上”的挑战,更好地开展疫情期间的教学事情?

在本文中,笔者希望和西席同仁们、尤其是负担互动讨论式课程的西席同仁们,配合探讨这一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难点、机缘、可能的实施方式、接下来的努力偏向等。通太过享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来一起探索、配合琢磨、相互交流、携力成城。

01

互动讨论式课程转变为线上教学

所面临的挑战与难点

互动环节与讨论历程的组织开展

包罗案例分析、问答互动、全班讨论、角色模拟、小组训练等种种形式的、带有高现场性和高实时性的互动环节,是互动讨论式课程的焦点教学手段,是实现其教学目的的灵魂性部门。

而当课程需要转为线上教学,西席组织互动环节与讨论历程的方式一定发生重大变化,对讨论互动历程的有效性形成很大挑战。

课堂节奏的掌握

在互动讨论式课程中,课堂节奏的掌握很大水平上是通过西席在讨论中对学生讲话的回应、深挖、追问,以及引导学生讲话的长度、深度和往返节奏来实现的。

而当课程转为举行线上教学时,在节奏把控上会遇到更浩劫度。

好比,在线上情况中,劈面教学和讨论时的“一连提问、步步深究” “找到气口、实时打断” “呼A回B、呼B应A”等方式都越发难以便捷地应用,从而为课堂节奏的掌握带来挑战。

社群的建设和培育

互动讨论式课程的一大优点,就是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培育形成课堂社群,并借助这样的社群放大学习效果,让学生们在“一起学”、“相互学”的历程中,相互促进、配合发展。同学们的学习收获,除了泉源于西席的教授和分享,也经常泉源于其他同学的思辨和看法分享,泉源于与队友的相同互助等。这些都有赖于课程社群的建设和生长。

而当课程转为线上教学,在社群的培育上也将遇到更大的挑战。

02

互动讨论式课程转变为线上教学

所带来的机缘

虽然存在上述种种挑战,可是互动讨论式课程转为线上教学的需求,也可以为我们的教学事情带来一些有益的机缘。

以更大的热情探索技术工具带来的可能性

此前,相比以教学为主的课程,互动讨论式课程受到慕课、直播、智慧课堂等技术潮水的影响相对较小;

我们对于深挖这些技术工具潜力的兴奋度,可能也并不总是那么高——由于互动讨论式教学的特殊性,在没有这些技术工具的条件下,或者只是对它们举行最简朴的低级应用,我们也可能实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可是这次疫情时期带来了特殊的挑战,我们有可能化压力为动力,以更大的热情去探索这些技术工具为教育教学带来的可能性。而其中所积累的一些方法和履历,纵然在疫情竣事后,仍有可能保留在我们的正常授课中,助力于未来的课程提升。

在更广的规模内勉励学生的表达和到场

互动讨论式课程经常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一些不习惯或不擅长于公共表达的同学,在课堂讨论中可能感应羞涩和紧张,因而主动到场、主动讲话的水平可能不如其他一些更为活跃的同学。

可是在开展线上教学的历程中,这些同学可能通过其它渠道,做出同样有价值的课堂孝敬——

例如,线上的文字性讲话渠道(如雨课堂中的“投稿”功效),可以让一些同学获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并更容易克服口头讲话时的紧张感,从而在课堂讨论中到场得更多、更活跃。

以更充实的方式获得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

在以知识点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西席有可能通过现场习题等方式,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而雨课堂工具的应用,也增强了这种反馈的实时性。

但对于互动讨论式课程来说,西席却并不总是能充实获得关于某个互动环节的教学效果的反馈。

一方面,虽然西席可以考量较为活跃的一部门同学的讲话质量,可是对于另一部门相对“平静”的同学,他们在讨论环节中的思考质量如何,西席却不易就地掌握;

另一方面,有时候过于活跃热烈的讨论气氛,反而可能使一些同学的有深度、有庞大性的想法不易获得表达。

这些都市影响我们对于互动和讨论环节的教学效果的评估。可是如果我们能联合线上教学的一些技术工具,则有可能在这些方面获得革新的时机。

举例来说,在笔者所举行的本科生治理学课程中,曾有一次在小组现场训练之后的展示环节,实验开放了雨课堂的“弹幕”功效。原本通过抽签展示,只能相识被抽中的小组在当堂训练中的思考质量,可是通过弹幕,我更多地相识了其他同学的反映和想法,这对于评估这个现场训练环节的教学效果,是很有资助的反馈性信息。

在笔者另一门的研究方法课程中,也曾经在结课一堂的自由讨论环节,实验应用了雨课堂的“投稿”功效,并得以发现,平时讨论中相对平静的一些同学,通过线上投稿也能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看法;而他们在投稿中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对更充实地评估这一讨论环节的启发性效果很有助益。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应当有信心抓住疫情期间举行线上教学的特殊机缘,转而为我们在互动讨论式课程中的教学提升提供助力。

03

为互动讨论式课程举行线上教学的

可能实施方式:当前的一些思考

要应对以上挑战和机缘,最终还是需要我们落实到线上教学的详细实施方式中。而且,这些方式需要针对互动讨论式课程的自身特点,才气够足够合理、有效。

由于疫情发生突然,一些针对互动讨论式课程的线上实施方式,可能尚未获得足够的实验和实践积累(在这一点上,差别于已有慕课教学和混淆式教学较多履历积累的教学式课程)。

以下分享笔者小我私家的一些思考,但本文还是更多寄希望于抛砖引玉、众人拾柴火焰高,最终通过大家的配合琢磨和相互交流,不停挖掘和生长出更好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以下关于实施方式的各点思考,前提假设是西席将主要应用雨课堂工具、通过线上直播来实现课堂历程。关于运用雨课堂工具的操作方式和一般性问题,已有不少说明资料和探讨文章,因此这里主要针对互动讨论式课程的一些特有问题举行讨论。

思量以投票、弹幕、投稿等形式,取代部门的口头讨论互动

雨课堂工具提供了多种的课堂交互方式。虽然这些交互方式可能不如现场讨论那样节奏紧凑、富厚度高,可是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加以运用,仍然可以为学生缔造努力的互动讨论体验。

举例来说,一些评价式、亮相式的讨论问题(好比:“你支持还是阻挡主人公做这个决议”“如果是你,可能选择以下哪种方式应对这个情况”),可以运用雨课堂的“投票”功效来组织到场;

一些简短的回应性问题(好比:“在适才的模拟训练中,你在团队里有什么突出感受,请给出一些关键词”),可以通过雨课堂的“弹幕”功效举行讨论;

一些需要稍微展开表达、可是所需回覆并不太长的问题(好比:“如果你现在处在A的角色中,你会首先用一个什么理由来说服B”),可以接纳雨课堂的“投稿”功效举行讲话讨论,西席还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投稿投屏,引导学生进一步相互回应讨论。

要运用这些雨课堂工具来取代部门的现场口头讨论,我们也不能简朴照搬、照挪原来的课堂讨论方案,而需要针对讨论问题和流程举行一些调整设计。

例如,一些条理厚、面向多、在原来现场讨论中需要较长表达的问题(好比“你如何看待主人公当前的这个处境”),可能并不适合简朴挪移过来,直接用投票、弹幕、投稿等这些方式举行讨论,而可能需要我们把问题拆分成多个条理、多个步骤来逐渐递进,再运用雨课堂工具(好比第一步问题:“你认为当前的这个处境是更有利于A还是更有利于B”【用投票】;然后第二步问题:“认为有利于A的同学,你们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是什么”【用弹幕或投稿】)。

可以说,讨论方式的改变和讨论方案的调整(尤其是讨论问题的设计),二者应该是相互联动的,在举行前者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后者。

思量联合其它分外的技术工具,以电话集会的形式实施一些集中性语音讨论

在互动讨论式课程中,“双向互动、多边讲话、实时回应”是课堂教学历程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既有的课堂直播工具中,比力容易实现“师到生”的直播通报,而不那么易于实现“生到师”的反向直播,以致“生到生”的横向直播。

同时,上述雨课堂的交互工具虽然有用,但它们的实时性、交互性、表达富厚性,相比口头讲话和多方讨论究竟仍有局限性,难以用来深入讨论一些更为庞大富厚的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告竣互动讨论式课程的教学目的,有须要思量联合雨课堂以外的其它一些技术工具,包罗电话集会的软件工具,在课堂的一段时间内(如15~30分钟),集中性地举行一些实时性、互动性、有深度和庞大度的语音讨论。

例如,现在已经存在一些比力成熟的视频集会、电话集会的软件平台和工具,可以实现电脑、手机、客户端、浏览器、电话拨号等差别的接入方式,使得在家的学生纵然在差别条件下,都能够语音接入,到场全班性或分组性的分享和讨论。

这样的软件工具,如果能够容纳较多的参会者,应当能满足互动讨论式课程中的中小班教学要求。

思量以小我私家分享和课外互动的形式,增强同学之间的社群感

在互动讨论式课程中,学生通过在课堂现场的讨论训练等“亲密接触”,有利于形成较强的学习社群感(sense of community)。

而在线上教学的历程中,班上的其他同学经常被简化成一个个生疏的名字、头像,缺乏了课堂上那样亲切生动的身影形象,也更难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络感。

有没有可能在线上教学的历程中,也为同学们缔造一些更为鲜活的身影形象,增进大家的社群感?

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勉励同学制作自己的“小我私家卡片”(例如包罗姓名、班级、照片、兴趣喜好、最希望其他同学知道的一点趣事,等等)。在最初阶段的教学历程中,配合每一位同学在课堂历程中的讲话和到场,在雨课堂或者微信班级群中举行推送,使得其他同学能“既听其言、亦识其人”,发生更多的亲切感和联络感。

另一种增强社群感的可能方式,是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外(包罗课前和课后)的问候和互动。

例如,笔者在以往线下教学的历程中,会用每次课前的几分钟,和在座的同学们就校园学习生活的一些现状举行轻松的谈话谈天(好比“大家有几门期中考试”“最近宿舍是否来了暖气”“谁到场了上个周末的社团嘉年华”等等)。虽然都是简朴的谈天或者问候,可是可以让同学们感应西席的真诚体贴,以及同学之间的配合话题性,在潜移默化中增进课堂上的社群感。

在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雨课堂班级群、或者语音联线的时机,对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举行问候和体贴,也勉励学生之间相互体贴和勉励,增强课程的社群感,缔造更为温情、也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灵活调整课堂素材的出现形式

在互动讨论式课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差别形式的素材内容来作为讨论的基础,诸如视频案例、纸版训练质料等。在转为线上教学的历程中,我们可能需要灵活调整一些素材内容的出现形式。

好比将原来用多媒体课堂播放的视频案例,转变为使用雨课堂的视频插入功效制作的课程资料,进而用雨课堂举行推送;将原来现场讨论中的梳理性黑板板书,转变为雨课堂直播中的电子白板板书等。

此外,在互动讨论式课程的现场教学中,西席的“存在”自己通常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出现。西席的语言、姿态、神情、手势,以及由浅入深、娓娓道来的讲述和引导方式,自己就有利于提升课堂上的通报性和到场感。可是在线上直播的教学情况中,西席的个体存在的“出现度”很可能被削弱,需要思量以其它素材和出现形式举行一定增补。

好比,在讲述富有熏染力、或者具有诙谐感的实事实例时,原来能够配合以西席本人的神情、手势、姿态,增强讲述效果;而在转为线上教学之后,则可能需要思量借用其他一些素材(好比具有熏染力或诙谐感的图片),插入到直播中,起到增补性的出现作用。

04

为互动讨论式课程举行线上教学:

下一步的准备事情和努力偏向

要更好地探究互动讨论式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不限于笔者的上述分享,也勉励更多的西席同仁举行探索和交流),我们作为一线教学事情者,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加努力。

尽早学习并熟练运用相关技术工具

以雨课堂工具为例,已有不少说明质料可供我们下载自学。未来,雨课堂平台或是各个高校也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培训时机。

作为教授互动讨论式课程的西席,我们可能面临着比教学式课程更大的技术挑战,因此更应当尽早上手学习、练习,而且可以邀请亲友、西席同事、助教团队等资助举行种种操作实验和线上模拟,尽可能在开课之前做好富足准备,在正式授课中为同学们提供足够流通的学习体验。

细致举行前期备课,梳理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案

如前文所述,由于线上教学的特点,我们在授课中的讨论组织、问题设计、素材出现、节奏把控、时间方案等都可能需要一些相应的调整。

我们可以努力多预留一些前期备课时间,对原有的课堂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案举行梳理,联合线上教学工具的运用方式,对细节处举行更多的思考和调试,从而实现更为细致、更为充实的课程准备。

勇于向学生群体请教学习,师生共建,配合挖掘有用的教学工具和开展方式

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本科生群体,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熟悉种种网络空间的运作方式、以及种种前沿的资源和工具。

作为西席,我们大可以向学生努力咨询和请教——

好比,“我们之前在教学中的这种环节,现在要线上做,你们是否有什么软件工具可以推荐?”“我们要对这些主题和内容举行讨论,你们以为什么样的线上讨论形式会让你们投入度更高?”

以笔者此前开展的课程为例,不少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工具——如动态二维码签到、线上文档实时协作、云盘收交大要量作业等——都是通过学生推荐、或是西席挖掘而师生配合实操完善的历程而得以实现。在线上教学的历程中,尤其可以更多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孝敬。

主动争取分外的技术支持以致经费支持

可以想见,种种工具平台或各个学校在疫情期间能够提供的统一建议方案,主要还是会针对以教学为主的课程,究竟其课程数量更大、更有普遍性。

因此,作为互动讨论式课程的授课西席,我们应该越发主动,“向前一步”,为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努力争取分外的技术支持以致经费支持。

例如,除了雨课堂工具以外,可能还需要向学校、院系争取开展电话集会的软件资源支持和技术支持;如果校内在短时间内不易提供这样的资源,可能还需要争取分外的经费支持,从市面上获取可靠可用的软件工具,在疫情特殊时期内加以集中应用。

在实验和实践中不停迭代革新,并举行同行分享交流

既然要应用新方式、新手段,就免不了会遇到种种难题以致挫折事件(好比在课堂历程中的技术故障和联线失败等)。

在当前的特殊情况下,我们更应当保持旺盛的进取心,一方面通过主动举行小规模实验,不停实验种种技术功效和历程设计(好比招呼亲友、同事、助教团队组成线上迷你课堂,模拟试验线上功效和历程环节),另一方面不怕失误、不怕犯错、不怕在学生眼前尴尬、丢体面,在实践的积累中不停迭代革新,并最终通过开放的分享交流,配合探索、配合提升,最终为战“疫”期间的教育教学事业,配合孝敬我们的努力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