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出来的高血压?降压治疗这么办!

  • 时间:
  • 浏览:133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体重的增加,也许不会拉低颜值,但很可能会拉高你的血压……

如果说在10年前盛行的审美是宋朝时代的弱不禁风,那么现在盛行的则是唐朝的玲珑有致。确实,“骨感美”已经徐徐过时,“微胖感”逐步已成为新的时尚。

毫无疑问,合适的体重增加会给大家带来一种生机蓬勃的康健之美,是值得大家推崇和效仿的。可是一旦“矫枉过正”——超重甚至肥胖就会带来新的康健肩负。

有人说,每一公斤体重的增加,也许不会拉低颜值,但很可能会拉高你的血压。

简直,肥胖和高血压向来是一对“好兄弟”,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要远较正凡人大许多。

著名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1]探讨了体重与高血压的关系,效果显示26%的男性高血压病例和28%的女性高血压病例是由超重或肥胖所导致的。而且肥胖人群如果泛起了高血压,其血压水平会相对更难控制、更不容易达标,最终会更容易泛起心血管事件。

因此,在肥胖逐渐盛行的时代,肥胖人群的血压水平更值得关注!

肥胖:高血压的沃土

我胖的明显是肉,为什么血压也会水涨船高呢?

现在,肥胖致高血压的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可是认为肾脏、神经系统、血管内皮功效异常及脂肪病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2-5](图1)。

图1: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心输出量增加、血浆容量扩张和钠潴留、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胰岛素反抗、脂肪因子失衡、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外脂肪功效异常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

上述因素通过差别方式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最终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于是两者“双宿双飞”。

ACEI+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指南推荐的优选药物

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治疗也要较一般的高血压更为庞大,多强调综合干预,控制肥胖及控制血压应两者同时并重,其中降压药物的选择也会较普通人群有更多的思量。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高血压治理指南一般都市推荐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优选药物。然而,对于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来说,由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其特殊之处,所以海内外学会都市为此制定了专门的共识文件,做出了针对性的推荐,会与普通人群有较大的差别。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治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5]认为,ACEI不仅能拮抗肾脏、血管、脂肪、心脏等脏器和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的激活和降低血压,还可改善胰岛素反抗、激活代谢性核受体、改善糖代谢、减轻脂肪病变,因此应作为一线选择。此外,国人摄盐量显着超标,为减轻钠水潴留和容量负荷,可团结使用小剂量利尿剂。

《EASO/ESH肥胖与难治性高血压团结声明2012》[2]认为,高血压合并肥胖常有神经内排泄激活,故应选RAAS阻断剂作为优选降压药物,其中ACEI疗效肯定,适用于肥胖患者。不能耐受ACEI者可选用ARB。肥胖患者常伴高容量,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联用RAAS阻断剂,既可增加降压疗效,又制止血钾异常,可作为次选。

《TOS/ASH意见书: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心血管危险和治疗2013》[4]也同样支持ACEI作为一线药物,同时鉴于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能有效地排钠排水,所以可以团结ACEI,更好地促进血压达标。

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而言,ACEI+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是指南推荐的优选药物组合。而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对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强效降压和明确心血管获益也已获得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6]。

专家简介

谢建洪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浙江省人民医院干部科、高血压门诊主任。中华医学会意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委员、中国高血压同盟理事、首届国家下层高血压治理委员会专家、浙江省中西医联合学会暮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高血压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暮年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Hypertension》(中文版) 编委、《高血压精炼》(中文版) 编委。

参考文献:

[1] Kannel WB, Brand N, Skinner JJ, et al. The relation of adiposity to blood pressure and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J]. Ann. Intern. Med, 1967, 67: 48-59.

[2] Jordan J, Yumuk V, Schlaich M, Nilsson PM, Zahorska-Markiewicz B, Grassi G, Schmieder RE, Engeli S and Finer N. Joint statement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obesity and difficult to treat arterial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 2012;30:1047-55.

[3]Kotchen TA. Obesity-related hypertensio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Am J Hypertens. 2010;23:1170-8.

[4]Landsberg L, Aronne LJ, Beilin LJ, Burke V, Igel LI, Lloyd-Jones D and Sowers J. Obesity-related hypertension: pathogenesis,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treatment: a position paper of The Obesity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3;15:14-33.

[5] 中华医学会意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治理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3):212-219.

[6]PROGRESS Collaborative Group.Randomised trial of a perindopril-based blood pressure owering regimen among 6105 individuals with previous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J].THE LANCET • Vol 358 • September 29,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