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亳州 刘豫东

  • 时间:
  • 浏览:208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4月7日,与朋侪慕名前往“华佗故乡、药材之乡”----亳州游玩。

八年前,去黄山时曾途经亳州。那次短暂的停留是在晚上,以至于厥后对它印象不深,但却憧憬已久。提起亳州,禁不住让人遐想到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华佗和古井贡酒。亳州也叫亳县,许多人误把“亳”认为“毫”,以至于当地古井贡酒在央视做广告时,不得不注明亳(bó)州。

牛肉馍

在路上,朋侪辉弟就开始百度亳州特色名吃。作为一个资深吃货,他郑重为哥几个推荐了亳州牛肉馍,因为该风味小吃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栏目。

穿过亳州的母亲河----涡河,9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亳州老街。花戏楼就坐落在涡河南岸,老街北首。下了车,辉弟急着找那家牛肉馍店,他建议先别逛花戏楼,先去尝尝牛肉馍,因为该店10点就打烊了,过这个点就吃不到正宗的了。于是,我们四人顾不上游览,直奔李氏祖传牛肉馍。在老街南头左转,终于来到了宁静路上的那家牛肉馍店。

店面不甚大,食客就我们几个,一问才知,他们正准备关门。于是,要了二斤牛肉馍,辉弟他仨各叫了碗咸汤,我盛了一碗豆粥。原来当地把豆粥称作马糊,碗里除添加有咸黄豆之外另有咸菜。看到桌上端来的牛肉馍,色泽金黄,感受跟老家商丘的肉盒子很像,只不外比肉盒馅要多。咬一口,外焦里嫩,内里是用牛肉和粉丝、葱、佐料。店肆西边墙上,张贴有李氏牛肉馍的简介。一百多年前,亳州花戏楼四周有一位回族的李心田老人因为生计,研制出了一道美食小吃牛肉馍。老人天天用文火慢烤用牛油将牛肉馍煎制好,挑着扁担走街串巷或码头客栈兜销,不辞辛苦。厥后老人家不光养活了家人,牛肉馍也成了亳州当地的特色美食小吃。至今为止,李氏传人仍在制作,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没想到,刚到亳州就品尝到了特色小吃牛肉馍,真是有口福呢。

花戏楼

品尝过牛肉馍,我们从宁静路进入老街寻访花戏楼。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古朴庄严的石牌楼,“亳州老街”四个字就镌刻在牌楼的上方。老街也叫花戏楼街,街道两旁的修建物皆是明清修建气势派头的仿古修建,古色古香,是当地的文化、旅游、购物步行街,有点像商丘古城的中山大街。亳州还是回民聚集地,穆斯林主要居住在老城区,街上卖清真商品的店肆不少。由于疫情的缘故,街上的游客并不多。印象深刻的是老街上安放的华佗教授五禽戏、曹操献酒等文化雕塑,彰显了亳州厚重的历史文化。

不大会儿,我们来到了景区的庙会广场石牌楼前,这是一座五间三楼牌楼,临路边有块巨石,上刻有:花戏楼甲天下,字体俊秀洒脱。四人在花戏楼影壁前留了几张照片后进入景区观光。

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系山西商人王壁、陕西商人朱孔领提倡筹建,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后经康熙、乾隆两朝多次扩建,以其精致的“砖雕、木雕、彩绘”驰名中外,它对于研究清代早中期舞台艺术和美术镌刻,戏曲史都有很是重要的价值,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掩护单元。花戏楼景区包罗火神庙、朱公书院、岳王庙、张飞庙和大关帝庙五大部门,关帝庙是主修建,因此也被称为大关帝庙。

大关帝庙山门前竖里的一对铁旗杆引人注目,它通身分五节,分铸八卦图、蟠龙、对联等,真是“铁杆颂德高千尺,金柱铭勋参九霄”。铁旗杆座上铸有铭文:“大清道光元年歲次辛己季秋吉日鑄造旗杆壹對重貳萬四千餘斤” “陝西眾藥材幫门生敬獻鐵旗杆一對永保十方平安吉慶有餘”。抬头看,只见它高峻极重,铸造武艺精湛,历经多年风霜雪雨,不腐不朽,不得不佩服其时精湛的铸造工艺和安装技术。

山门正面墙壁有三个门洞,正门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正门的门洞上方刻有“大关帝庙”匾额,匾额上竖刻有“参天地”三个大字。整面墙壁遍布着种种玲珑剔透的立体水磨砖雕,全都是经由雕、刻、磨等多种手工工艺手法精制而成。在其他地方,也见过砖雕作品,但远没有这里的砖雕精致,惟妙惟肖,尤其像许多细节处置惩罚的很是到位,令人叫好不迭。

进入门洞,即是个庭院。迎面是关帝庙大殿,左右为二层工具厢房,房檐下一溜红灯笼格外引人注目。戏楼倒座朝北,绿瓦红柱,呈凸字形。导游讲,厢房是旧时贵宾看戏的所在,有点像现在的VIP包厢。由于亳州是中药材集散地,商人们在看戏消遣之余,也在这里洽谈生意。因为是关帝庙,舞台上刻的、描绘的是三英战吕布、长坂坡等三国戏文故事,虽历经几百年仍生动传神、色彩绚丽。戏楼舞台正中屏风透雕着二龙戏珠,上悬有“演古风今”四字匾额,中间上下场门二额划分写着“想固然”、“莫须有”的字样。两侧楼柱挂有对联:“一曲阳春叫醒今古梦,两般面目做效忠奸情”。舞台两旁小台另有两个侧门,额上题着“阳春”和“白雪”,再双方就是钟楼鼓楼的地方。

关帝庙大殿为硬山式,前为歇山卷棚式,与主体精密配合,十全十美。大殿内供奉的是关帝像,右手捋须,神态庄严;两旁是关平、周仓,听说原木雕毁于抗战。大殿门前香炉旁还立着仅剩下一只无头的铁鹤,导游讲原是一对,另一只被毁掉了,甚为惋惜。随后,我们又先后参访了东邻的岳飞庙、朱公书院、火神庙、咸宁寺等,所到之处游人不多。第一眼看到朱公书院时以为供奉的是朱熹,原来是亳州人为纪念康熙年间知州朱之琏的德政而修建的生祠。它在花戏楼东侧,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朱之琏两次知亳州长达十八年,他“绝请托,寡宴会,治梗顽,不累民,重农桑,铁面无私”,深受当地人恋慕。

曹操地下运兵道

从花戏楼出来,我们前往曹操地下运兵道。

路上看了宣传彩页得知,曹操运兵道景区由谯望楼、建安文学馆和地下运兵道三部门组成。几分钟后,在城内人民路南侧,我们远远看到了高峻巍峨的谯望楼,朋侪艳彬说,地下运兵道就在楼下。他和辉弟几年前来过一次,比力熟悉。

下车购票后,我们先观光谯望楼一楼大厅的建安文学馆,这里是海内唯一一座系统先容建安文学的专业展馆。熟悉三国的都知道,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所说的建安文学,是指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至魏明帝景初末年(公元239年)这段时期的文学,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其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代表作家主要有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孔融、陈琳、王璨等。该文学馆以书法、绘画、雕塑、图表、声像等方式对建安文学的兴起、繁荣和后世影响等举行了全方位先容,集中阐释了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职位。在文学馆,我重温了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步出夏门行》等诗作。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展示有曹操留下的唯一书法真迹“衮雪”,二字古朴凝重,浑然有大家气象。据导游讲,“衮雪”的“衮”字右边少了三滴水,不是错字,主要是因为江水汹涌,不需要水了,故而去掉了,固然,这只是拓片。在一片竹林丛中,安放有竹林七贤之嵇康抚琴的雕塑,那如痴如醉的神情似乎在演奏了一曲酣畅淋漓的《广陵散》。看到这,我禁不住想起了修武百家岩的竹林七贤遗存,如果亳州和修武结为友好都会,对于研究交流建安文学也是不无裨益的。

从文学馆下楼,穿过一个“时光隧道”,就来到了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曹操地下运兵道。曹操地下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相传为曹操所建。我们在导游的引导下,鱼贯进入隧道,朦胧的灯光下,隧道狭窄,仅仅容一人通行,不能并肩前行。如果劈面来人的话,不易错开。钻进隧道的那一刻,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玩的捉迷藏,想起了影戏《隧道战》,还想起了曹操隧道设奇破张绣、袁绍、袁尚的故事来。由此可见,曹操对隧道的使用和使用隧道作战的战略已有相当研究,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智勇双全。

由于隧道深,地面有的砖墁显着能看到湿润的痕迹。古隧道内幽深蜿蜒,曲折不定,设有猫耳洞、障碍券、绊腿板、陷阱等军事设施,另有通气孔、传话孔、灯台等隶属设施,且分有上下两层等,细致精妙水平,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星弟边走边用手机录像,说是回去给孩子看看。据相识,到唐宋时期隧道多次修葺,仍作为军事战道用。南宋嘉熙四年,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没,运兵道被沙土淤塞,自此深埋地下700余年未被发现,直到上世纪六十年月因“深挖洞、广积粮”而重现世间。原来多是土墙或木质结构,厥后旅游开发,重新修缮为砖墙,现在仅开放700米左右。在隧道里行走,充满着神秘气息,没想到昔人这么智慧智慧。到了出口,我和星弟以为不外瘾,我俩又原路返回,重新感受了一下。

南京巷钱庄

钱庄在南京巷,在亳州老城区。

药都亳州自古为一大商埠,明清以来,金融业更趋繁荣。随着经济和对外商业的生长,商贾云集,商会林立,钱庄应运而生。随着都会建设的生长,亳州城内原有的钱庄旧址,绝大多数被拆除改建,仅有南京巷钱庄生存较为完整,作为钱庄博物馆对外开放。

钱庄大门普普通通,门洞上方有“南京巷钱庄”黑底金字匾额,门前有一对石狮子。钱庄是两层三进四合院修建,穿过门厅是一个狭长的天井,天井上方笼罩有铁丝网,铁丝网四角挂有铜铃,用于防盗。古时的安防措施虽说简朴,但很实用。迎面二进大门挂有对联,道是:“東西南北八方客流萬里,春夏秋冬四季財源咸通”。钱庄里有信房、中厅、客厅、掌柜房等处,结构紧拼集理。正屋内摆放均为其时陈设,条几、方桌、太师椅,中堂、条屏、花瓶、字画原汁原味,简约大气。尤其是掌柜房的部署很有讲求,条几上有四个瓶子,一个镜子,寓意平平悄悄、四平八稳。既然是钱庄,这里最多的老物件当属算盘了,有方形、圆形、八卦形和超长的,让人大开眼界。眼前的这一幕,有点像康百万庄园里的账房。不难想象作为全国生存最完整的古钱庄,百年前曾演绎着清版的“华尔街”传奇。我们几个在钱庄里不时照相留念,充一回“有钱人”。当看到院内一枚硕大的“龙凤通宝”铜钱造型时,我和星弟急上前合影留念,沾沾钱气,有点见钱眼开了。随后,我们又观光了钱庄内的钱币博物馆,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古钱币。

急忙半日,我们竣事了亳州的游览。由于时间关系,华佗庵等其他景点没有前去参访。只管是走马观花,但也亲身感受到了亳州的厚重历史文化,追寻了那些淹没的富贵。涡水汤汤,药都辉煌,期待着再次踏上这方热土,故地重游,见证亳州的变迁。

作者:

刘豫东,河南商丘人,笔名:流汗的公牛,喜欢文学、运动。

阅读是一种修行,分享是一种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河南文苑稿件要求原创首发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