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紅色園丁』嚴明友:傳播紅色文化 弘揚紅色精神

  • 时间:
  • 浏览:259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啊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呀方,就要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在革命老區定遠縣朱灣鎮的鄉村小路上,嚴明友高唱著這首歌曲,邁步行走了近70年,不論是從部隊轉業到地方當農村教師,還是退休後義務到幾所小學教音樂,他的歌聲一直豪邁而嘹亮,步伐一直堅定而有力。

  從部隊轉業到地方,他僅當了63天的會計,就打起背包到農村教書,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1月15日,地處合肥市長豐縣城與滁州市定遠縣城中間位置的朱灣鎮上空,一場瑞雪正在醞釀。朱灣小學的音樂教室裡,一批即將放寒假的學生正在聽91歲的嚴明友老師給他們上這學期最後一堂音樂課。黑板上掛著一張嚴老師用毛筆抄寫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曲譜和歌詞。『它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希望你們能繼承發揚無產階級革命傳統,立德做人、立志成纔。 』嚴老師的音樂課總是會結合他的經歷,給孩子們講講革命故事和做人做事的道理。

  時光回溯到八九十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嚴明友兒時的朱灣,正是新四軍抗擊日偽的重要戰場。耳聞目睹敵人的殘暴、新四軍的優良作風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嚴明友從小在心底種下紅色的種子,立志參軍,抗日殺敵。1942年冬天,正讀小學四年級、只有13歲的嚴明友,經堂兄介紹,報名參加了新四軍,分在新四軍二師政治部政工隊,經常為部隊演出。 1943年,新四軍實施『精兵簡政』,嚴明友因為年齡小,被精減回家,流著眼淚告別了老部隊。回家後,嚴明友繼續讀書,直到1948年8月,嚴明友第二次參軍。

  兩次參軍,雖然時間不長,也沒有經歷過大的戰斗,但部隊嚴明的紀律、優良的作風、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讓嚴明友在『大熔爐』的淬煉下,不斷進步、不斷昇華。 1952年,嚴明友復員回鄉,很快被調到盱眙縣文教科當會計。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他不貪圖舒適安逸,強烈要求到條件艱苦的學校去教書。經批准,僅當了63天會計的嚴明友,打起背包高高興興地去盱眙縣老子山小學教書了。 『教師,既是教師,也是政委,教孩子們文化和革命傳統,做一個優秀的公民,好好讀書、天天向上,立志高遠,為祖國為人民為黨立功勞。 』嚴明友說,這是他的畢生追求,也是他的快樂之源。

  從1953年9月開始,嚴明友積極要求回到家鄉革命老區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在藕塘小學、年家崗小學、朱灣小學、朱灣中學等農村學校任教,主要承擔政治、音樂、語文教學,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幾十年來,嚴明友多次寫申請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因為受親屬所謂的歷史問題影響,長期不能如願,但嚴明友對黨的感情、對事業的忠誠始終沒有改變。直到1981年3月,52歲的嚴明友終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一刻,嚴明友激動得像個孩子,就像當年他加入新四軍的時候一樣。

  如今已是朱灣鎮政府乾部的宋運動至今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最喜歡嚴老師的課,能聽到很多革命戰斗故事,並在嚴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站隊列、游泳、唱革命歌曲,一起給烈士掃墓,進行野外春游、秋游和小拉練,打著紅旗,唱著歌曲,一路行軍一路歌。 『印象最深的是每逢周末,嚴老師都會帶我們到生產隊義務勞動,幫助困難群眾,堅決不在生產隊或群眾家裡吃飯。 』

  嚴明友的另一名學生楊開武的家在朱灣鎮大戶劉村,他從1982年起利用自家房子辦起了一所民辦的復興小學。 『辦學花掉了我家所有積蓄,但一想起嚴老師這麼大年紀還在義務教書,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來。 』父親的堅持讓楊開武的兒女深受感動,陸續放棄在外地的好工作,回到家鄉跟父親一起教書。

  退休後,他義務給農村孩子上音樂課,30年無怨無悔,做紅色文化的傳播者

  朱灣中學是嚴明友退休時的學校,學校後面的教師宿捨,有一間瓦房是嚴老師的。走進宿捨,僅有1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擺放著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個書架,以及煤氣灶、液化氣罐、抽油煙機和鍋碗瓢盆,本就狹小的房間,一架略顯老舊褪色卻保養得乾淨光亮的鋼琴佔據了中心位置。這些幾乎就是嚴明友的全部家當。

  1990年,嚴明友老師光榮退休了,但他的理想之火仍熊熊燃燒,信仰之基仍堅如磐石。

  看到很多農村學校缺乏音樂教師,很多學生渴求精神食糧,嚴明友決定盡其所能,義務支教。 『我只要還能走能唱,就不能閑著。通過義務教學,可以教會孩子們無產階級審美觀,給他們講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講優良革命傳統,講革命英雄主義,不僅能陶冶孩子們的情操,給他們帶去歡樂,也充實了我自己。 』

  嚴明友先後在朱灣小學、馬崗小學、復興小學等學校代課,他每天身背挎包,步行去學校上課,最遠的復興小學有10多裡路,他就自帶乾糧,中午在教室裡就著白開水、咸菜吃饅頭,從不麻煩學校,每周兩天,每天6節課,一乾就是20年。每每問及此事,嚴明友總說:『我一生不用兩個字——「苦」和「累」,我覺得教孩子是很愉快的事情,我們在為人民服務,革命再苦再累也能以苦為甜。 』

  有外地學校想高薪聘請嚴明友去幫助教學,可他到該校義務教了半年音樂課,又回到了家鄉。有小學校長看他支教辛苦,中午在食堂打飯不收他錢,被他當眾拒絕。朱灣中學想給他換一套大一點的宿捨,嚴明友說一個人夠住了,堅持不換。義務教書30年,嚴明友只收過朱灣小學一個學期共500元的工資,那還是因為學校提前做了賬,無法退回……

  嚴明友會演奏多種樂器,可他總是謙虛地說自己水平低,還要不斷學習。為此,嚴明友買了一架鋼琴,並在2006年至2008年,利用暑假自費到北京參加中央音樂學院樂器培訓班,先後花去10000多元培訓費。培訓班教師一開始對已78歲高齡的嚴老師自費學鋼琴不理解,可得知他學鋼琴是為了更好地義務教農村孩子時,深受感動,對嚴老師格外照顧。

  嚴明友曾自己掏錢,共為幾所學校買了7臺電子琴送去。每年『六一』,嚴明友都會買來很多糖果,與學生們一道歡度。有時候學校放假,學生們會相約到嚴老師家玩,學習樂器,學唱歌曲,嚴老師熱情地給他們做飯,然後就像在軍營一樣,讓學生們列隊,先唱歌,後開飯,師生同吃一鍋飯,其樂融融。在嚴明友老師80歲那年,他不打算教音樂了。有一天,兩名六年級的女學生跑來哭著說:『嚴老師,我們快小學畢業了,多麼希望您再多教我們幾堂音樂課啊! 』嚴明友想:『孩子們喜愛音樂,我不能冷了孩子們的心呀! 』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現在。

  嚴明友的桌子上堆放著厚厚一摞他用毛筆抄寫在大白紙上的歌譜和歌詞,這其中,既有《新四軍軍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黃河大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等紅色經典歌曲,也有《兩只老虎》《七子之歌》等兒童歌曲,還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這樣的抒情歌曲。 『看這首《我和我的祖國》,去年風靡全中國,我十幾年前就開始教孩子們唱了,趕在了流行的前頭! 』嚴明友說,他也要與時俱進,讓孩子們一直喜歡他的音樂課。

  從教近70年,他從不計較個人利益,把全部的愛奉獻給他人,做紅色精神的發揚者

  在嚴明友的宿捨裡,有一個玻璃杯,裡面一直珍藏著幾顆子彈,那是2011年修建東圩烈士陵園遷墓時,從新四軍烈士遺體上找到的。每當內心軟弱、思想懈怠的時候,嚴明友都會拿出來看看,頓覺精神振奮、充滿斗志。 『我們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要把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對黨忠誠、無我無私的紅色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手捧玻璃杯,嚴明友動情地說。

  為了修建東圩烈士陵園,嚴明友四處奔走、反映,在其他新四軍老戰士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終於在2011年5月19日建成,嚴明友帶頭捐款2000元。 2014年,朱灣鎮政府修建『大戶劉戰斗紀念碑』,嚴明友再次捐出3000元,表達對烈士們的緬懷之情。

  從教近70年時間,嚴明友長期堅持學雷鋒做好事。孤兒劉丹丹從小被人收養,家裡窮上不起學,嚴明友從小學一直資助到她上大學。每當得知有的地方發生大的災害,他都會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嚴明友經常自費買《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共產黨宣言》《可愛的中國》等書籍送給鎮政府的乾部和學校的校長、老師,人手一本,每次都花去幾千元。 1994年,上海一位新四軍後代辦的企業打算資助朱灣小學50萬元,用於蓋教學樓,嚴明友得知後,表示要回報企業,就主動到上海為這家企業當了一年多的義務『門衛』。嚴明友每月退休金有3000多元,但除了留600元左右自己生活,其餘全部用在別人身上……

  『金錢固然有價值,但世間比金錢有價值的東西太多了,國格、民族氣節、法律、人民利益,哪一條都比金錢有價值,不能把位置顛倒了。 』嚴明友說。

  嚴明友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別人,心裡唯一沒有裝的就是自己。嚴明友年輕的時候曾結過一次婚,但因為家庭貧窮,自己長年在外面工作,不想拖累妻子,時間不長就離婚了,從此一個人生活。1990年,嚴明友即將退休的時候,按規定可以享受離休待遇,但嚴明友婉拒了,他說:『想想那些為中國革命犧牲的烈士們,他們沒有享受到新中國的幸福生活,比起他們來,我幸運多了。黨培養我這麼多年,我不應該向組織上伸手要待遇、要福利了。 』

  『請客不到,送禮不要,奉承不聽,私情不搞,任何事只有自己做纔是真實的。 』這是嚴明友經常在課堂上跟同學們講的一句話。有一次,嚴明友對即將畢業的學生說,如果每名同學說出他的一個缺點,幫助他改正,就是送給他最好的禮物。

  在嚴明友上衣口袋裡,一直裝著一張2011年2月23日填寫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表復印件,上面寫有一段遺囑:『我的一切器官捐給品德好的工人、農民、戰士患者。死後免掉一切喪儀,速將屍首送到接收站,盼不誤時……』定遠縣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齊家龍告訴記者,嚴明友老師並不想讓外人知道這個『秘密』,每天裝在口袋裡是擔心有一天突然離世,外人不知道他的器官捐獻志願,而達不成他這最後一個願望。

  ·短評·

  以『無我』之境,寫就『大我』人生

  嚴明友,一位新四軍老戰士,將畢生精力投入到農村的教育事業,傳播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踐行了一名革命戰士的初心使命,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擔當,展現了一名『紅色園丁』的『無我』情懷。

  這種『無我』,源於他對黨的深厚感情。面臨人生選擇時,嚴明友總是勇於犧牲自我,去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為了讓先烈安息、讓後人銘記,他多年奔波、主動捐款,建成東圩烈士陵園和『大戶劉戰斗紀念碑』;近70年矢志不渝,對孩子們進行革命英雄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努力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理想信念,讓嚴明友牢記責任、牢記使命,成為他經受住任何檢驗的精神支柱。

  這種『無我』,表現在他對事業無比忠誠。嚴明友說,想想那些犧牲的烈士,我們算什麼,還有什麼個人利益要斤斤計較?他在利益面前從不動搖,在困難面前從不退縮。明明可以享受離休待遇,可他對生活很滿足,堅決不要;義務教書可以讓學校接送、在學校食堂代餐,他覺得是『謀私』,堅決不乾。嚴明友說,他一生從不用兩個字——『苦』和『累』。一個『無我』的戰士,無論身處何種逆境,都將戰勝一切困難,無往而不勝。

  這種『無我』,昇華為對人民的滿腔深情。他衣著簡朴、住宿簡陋、飲食簡單,念茲在茲的,是為更多的孩子教授音樂,講革命故事,為更多困難群眾提供幫助。他把群眾當作最親的人,群眾也把他當成最親的人。嚴明友高擎理想火炬,點亮自己照亮別人,以『無我』之境,寫就『大我』人生。

【專題】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