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决议及伴性遗传的发现

  • 时间:
  • 浏览:171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2)人类和果蝇都属于XY型(如下图一、二所示)

如图一 人的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

如图二 果蝇的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

2、ZW型:用ZW表现雌性(),用ZZ表现雄性()

(1):ZW(减数破裂)Z

W(受精作用)ZW

:ZZ(减数破裂)Z(受精作用)ZZ

(2)鸡、鸭、鸟类属于ZW型

如图三 ZW型图解

3、染色体组

蜜蜂无性染色体,是凭据卵细胞是否受精,来分类的。(如下图四所示)

图四 蜜蜂的生长发育

4、情况决议

由温度、日照长度和营养条件等决议的

例如,海龟,扬子鳄等

海水温度上升,海龟生出来的小海龟中"女"性居多等等。

二、摩尔根实验

大家都知道,孟德尔用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分散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论文揭晓以后,在整个生物界并未引起关注。究其原因:

第一,深奥、智慧逾越整个时代,整个时代的人都没法明白,直到孟德尔死后30多年,人们最终才发现了它的论文。

第二,孟德尔的结论用的是遗传因子,那么这个遗传因子在哪呢?人们不知道。虚无缥缈的,假设的工具,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许多人都不相信。直到厥后,有一小我私家“萨顿”,其时人们还不知道有减数破裂这回事,厥后萨顿在研究减数破裂的时候,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说的遗传因子行为极为相似,萨顿认为孟德尔说的遗传因子是真实存在的,也仅仅是怀疑而已,也没有证据证明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就在染色体上,这就是萨顿假说。厥后又有一小我私家,摩尔根,对孟德尔和萨顿都持有怀疑态度,一切都以事实说话,以实验说话,对于那种假说、假设都是很怀疑的,摩尔根要做实验要推翻孟德尔和萨顿假说。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 是美国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建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实验选材的选择

果蝇,自己形体小,节约空间,繁殖速度快,约莫15d繁殖一代;可是在自然状态下果蝇长的都一样,没有相对性状。摩尔根一代又一代的造就,终于有一天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果蝇,摩尔根如获珍宝。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果蝇都是红眼。于是摩尔根就用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做亲本做杂交实验。

图五 摩尔根的杂交实验

摩尔根重复做这个实验许多次,F2代中白眼的都是雄性,那么性状为什么总是跟性别联系在一起呢?

另外此实验切合孟德尔的分散定律,摩尔根的实验进一步地验证了分散定律是真实存在的。

2、摩尔根实验的假设(如图六所示)

为什么性别会跟性状联系在一起?控制性此外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图六 摩尔根实验的假设

已知果蝇的基因型为XY型,控制眼色的基因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1)假设一: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凭据摩尔根的实验可知:

P AA×aa 或 Aa×aa

F1 Aa Aa aa

此效果与摩尔根实验效果不符。

(2)假设二: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而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凭据摩尔根的实验可知:

P XX × XYa,与摩尔根实验不符。

(3)假设三: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凭据摩尔根的实验可知:

图七 摩尔根杂交实验

F2代红眼果蝇:白眼果蝇=3:1,切合分散定律,而且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相符。

(4)假设四: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

凭据摩尔根的实验可知:

图八 摩尔根假设四实验

得出的实验效果与摩尔根实验不符。

最后,我们得出假设三与摩尔根的实验相切合,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3、为了进一步的验证假设三,摩尔根又做了回交实验

图九 摩尔根果蝇的系列实验

实验一是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红眼果蝇:白眼果蝇=3 :1

实验二、三就是回交实验,最后的效果是红眼果蝇:白眼果蝇=1 :1,进一步证明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进而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