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上私立小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 时间:
  • 浏览:217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我生活在美国加州硅谷,没来过的人心中的超酷科技圣地,来过的人眼中的超土清闲乡村。当妈以后,我体会了许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会为未来忧虑,会为已往反省,会为当下坐卧不宁。对于需担负起另一小我私家的人生略感压力。不外我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每小我私家都有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怙恃更多时候只能是努力而为,需顺其自然方能完满。

谈不上佛系,也算不得推妈更别说虎妈。感受“老母亲”认真是天下最难做的一个职位了。

文 |Jamie

编 | Jolie Wu

图片泉源 |Jamie

美国是一个多族裔多文化多元思维共存、对多样选择有一定宽容度的地方。普通公共追求生活享乐、掌握时机、活在当下的气势派头,常会让人以为只要你愿意,生活就该轻松随意。

女儿幼儿园老师的孩子,念个社区大学结业仪式上,一家人也笑得花枝乱颤;隔邻大叔家的孩子,重点高中不念了,就想去麦当劳打工全家也相安无事。更别提那些哈佛的谁谁,斯坦福的谁谁辍学创业几年公司就被收购或上市。

“你只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好好在世,至于孩子就随他去吧。那是他的人生。”隔邻大叔端着刚从酒庄淘回来的葡萄酒略含醉意地说道。

果真如此?这是否是一番醉话不必认真?美国人所谓的快乐放松是否是一种错觉?当你看到许多事情发生,听到种种声音围绕,它们都真实存在,似乎都很合理,那么,秉持自己的理念显得越发重要。

女儿play-based的幼儿园生涯天天都是清晨漂漂亮亮出门,薄暮灰头土脸回家。“玩吧!挺好!”老母亲一边嘻笑盈盈,一边哼哧哼哧刷满是沙子的鞋。

脏衣服裤子扒下来往洗衣机里一扔,横竖有烘干机呢,60分钟后女男人装备又全新就位。

“教育”这两个正儿八经的字,像天边隐隐将至的滚雷让人不安是到了女儿幼儿园结业的前一年。我们开始认真思量她小学入校的问题。

作为怙恃,我们的想法比力中庸,既不想选择放羊型的小学教育模式,也不想置身于一堆虎爸虎妈之间压力山大(是的,硅谷亚裔对教育的重视和比拼并没有因为这里是美国而有质的变化)。

在硅谷焦点地带,有的私立学校险些全是华裔和印度裔学生,两个族裔将学校对学术的追求越推越高,进入门槛也让人望而却步。

而想要进入勤学区的好公校,一样要买价钱令人乍舌的学区房。有没有一种全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即视感?!传说很梦幻,现实很骨感。

我没有勇气学那位端着葡萄酒悠哉悠哉的大叔,也没有气力砸锅卖铁买学区房成为虎妈中的一员。不想迁就一般公校,太推太贵的私校又申请不上。于是便权衡实力退一步天南地北——不买学区房,远离推海漩涡。

我们最后慎重地选择了一所私立学校,从硅谷中心地域搬到了南方靠山的寂静山谷里。

这里,是以白人为主的社区。山谷离各大科技公司园区很远,上下班并不利便。这所学校也因为地理原因在硅谷推爸推妈间没有太响亮的名气。

加之它座落在还算不错的学区,周边社区有两三个娃的白人家庭,大多会选择公校就读,于是这所学校offer的竞争也不算猛烈。

孩子需入班举行一上午的随堂视察,再和老师一起举行一对一的认知测试,最后态度平和、体面优雅的招生办主任和家上进行一次面临面谈话,相互相识配景和教育理念。

两个月后,我们收到了学校的offer。

我从北京来到了硅谷,在硅谷,退到了山谷。教育自己,于孩子是如影随形陪同一生的大事;于怙恃,何尝不是一场与己博弈、最终需认清和接纳自身的修行。

在孩子还不能独立判断和做出选择的时候,怙恃的决议无疑会影响她一生的走向。

我听过许多关于美式教育的听说,在此并无意要赞颂或贬低,只想站在小我私家态度,以小我私家体验为例(K-1年级)说说我接触到的一类美式教育。

可能它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具有普适性,它只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教育模式,也恰好契合了我小我私家的教育看法。

低压力高时机的童年

远隔重洋,我也同步听说了海内小学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急到心梗住院做心脏支架的新闻。

当我发现女儿的家庭作业都很轻松有趣,周末和假期则没有作业,而且不用为了应付考试挑灯夜读,因为低年级基础没有任何考试时,我马上松了一口吻,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K-8年级,一个年级两个班,一个班十五六个学生,配一个Homeroom老师(相当于班主任),主要卖力英语课(语言、阅读、写作和日常学习生活治理)和数学。

单独的科学课、外语课(法语和西班牙语)、音乐课、体育课、戏剧课、艺术课、图书馆阅读老师。

学校对多元文化开放包容,像我这样搞中文事情的家长也会以志愿者身份给学校孝敬一些课后中文项目。

班级内部没有排名,只有每学期老师在网络系统里对每个学生各项能力的评估和反馈。

凭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选修越级课程,不足的科目也有学习中心可以给予资助。”Discovering the gifts in every child.”(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老师们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家长会是一对一谈话,全班性质的只有派对。各种派对层出不穷,开学晤面派对、老母亲/老父亲之夜派对、餐车星期五派对、疯狂发型派对、搞笑袜子派对、最爱的体育团体着装派对、情人节派对、万圣节游行派对、感恩节派对、放假之前派对……。

乐队、合唱团、音乐会、演奏会。摇滚的老师,欢悦的孩子,家长们总是带着食物、地垫、餐椅和满满的热情欢聚一堂。

“低压力,高时机”“差异化教学”“家庭般温暖”,这是学校的理念。

与其他学校怙恃聊起来时,我们能感应在我们周围,家长向孩子施加压力,要求他们获得学术、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结果实在太普遍了。

不仅是以重视教育闻名的亚裔,其他族裔也大有推爸推妈前仆后继、越推越勇。因为这里是硅谷。许多家长用繁琐的日程摆设替代游戏、社交和甜蜜的家庭时间。

外貌上看,这是要确保孩子能到达重要的安放在未来的某些人生目的,例如爬藤乐成或找到理想的职业。

但在这个历程中,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成就盼望很快就会把孩子酿成微型成年人,让他们像成年人一样思考,过早有成年人般的行为,这些都市毫无悬念地使童年时代变得短促。

原理明白起来很容易,然而某些时候,我们也难免会有隐隐的担忧。与大情况相比,能看出这所学校似乎硅谷压力之源中的一座孤岛,就像一个呵护所,“过分掩护着”学校的每一个孩子。

然而家长又能看到学校并不是只带着孩子们傻玩,什么都不学的放羊型学校。事实上,这所学校的孩子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康健、最自信、适应力和社会融合度最好的孩子。

老师也热情有爱,让人如沐东风。他们做得最好的就是不知用了什么邪术让一部门老母亲老父亲简直就把学校当成了家。

志愿者在线申请去晚一步只见满屏的“full”,当志愿者都要拼速度才有时机。然而学校又一再强调请大家努力而为,包罗节日谢谢老师也发信提醒不能拉帮结伙、不能攀比。

看得出女儿很喜欢学校,她脸上洋溢的色泽不会作假。性格也比之前开朗自信、敢于表达。

她不再期待周末,因为周末便不能去学校,而她是如此想念老师和同学。我能脑补她天天都市在学校拥有一段充满宁静感、温暖优美的时光。

当我偶然和那些面容镇定自若、充满自信、礼貌又快乐的高年级学生谈天时,我似乎看到了女儿不久之后的样子,我也能看到学校希望将这里建设成一座呵护所的良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那些令人愉悦的心情,来自重视童年的怙恃和老师所提供的宁静和呵护。他们没有过早蒙受同伴之间攀比和竞争的压力,没有被迫做出无奈的选择。

年幼的孩子基础还不具备做出明智决议的判断力,也缺乏情感成熟度,在没有呵护只有重压的情况下,只能早早竣事本应流光溢彩的童年时代。

传说中被重视的美式读写

美国基础教育重视阅读和写作,怎么个重视法呢?

老师跟我说,他们接纳的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阅读事情坊模式(Reading workshop model)。

听起来貌似很高峻上,不明就里。原来学校有一间资源富厚的图书馆,与当地很好的一间书店互助。从Kindergarten(相当于海内的学前班,以下称为K年级)开始每周都摆设有阅读课,图书馆老师给学生们讲故事、推荐书目。

Homeroom老师设计有语言课程,与阅读课程同步展开。每学期图书馆还会举行为期一周的Library Book Fair(书市),家长们做志愿者从书店运来书籍、资助售卖,图书馆里排起长队,家长和受到勉励的孩子一起购书阅读。

图书馆也常邀请深受孩子喜爱的作家、插画家来学校和学生们交流,模范的气力和亲临现场的接触给予孩子们弥足珍贵的时机点燃对书籍的热爱。

K年级整整一年,学生需要每月提交一次Reading Log(阅读记载),记下一个月来在家阅读的书目、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老师也勉励学生把自己阅读历程中印象最深的部门画下来。

到了一年级,学生们组成阅读同伴分享阅读时学到的信息。天天放学后,孩子们都市从课堂的图书角或图书馆带回自己挑选的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举行每晚15分钟的独立阅读,或者与家人一起阅读(这算是家庭作业)。

时不常另有Field Trip(实地考察社区公共图书馆),放学或周末没事干时泡在公共图书馆更是屡见不鲜。

因为社区图书馆密度很大,相隔不远就能找到一个。免费进入,免费借阅,各馆之间联网,资源共享,很是利便。一次借阅最多可借100本书,21天一个周期可以续借三次。

一年半载以后,我惊喜地发现女儿不仅在不知不觉间开始无障碍阅读,而且养成了自觉阅读、经常阅读的习惯。

写作方面也很有意思。K年级时女儿回来张口就问哈利波特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瞎编的,跟我讨论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

到了一年级,他们设计了很有趣的单元——Caldecott研究。老师领导学生们相识这个久负盛名的写作奖牌的过往获奖者,分析及评论2020年奖牌的潜在获奖者。

学生们揭晓自己的看法来举行写作研究,写出自己的Caldecott意见书,好比讨论评委们选择《Hello Lighthouse》作为获奖书目“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什么?”,还就哪本书将获得来年的金牌揭晓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单元的最后,学生们以“Don’t Let Pigeon”、“How-To”、“One of My Family Traditions”为题写作自己的书并动手设计封面,然后与自己的写作同伴一起审查和编辑作品。

现在女儿已经自发在家设计了原创的五六本书,万圣节、圣诞节主题,或者自己命题写作,好比“How to be happy”,按章节写下简朴的句子,画插画,然后装订成册。

玩和STEM不冲突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说到STEM,都市令硅谷的“攻城狮”老父亲们双目圆睁、印堂发光。

可能世界上再也没有此外地方能同时找到如此多高智商的码农了。然而如何好玩地教给孩子们,却是个令人一头黑线的问题。

看看学校一年级的科学课专题会被吓一跳——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工程和技术、生物仿生科学。

这么高深的知识如何开展教学呢?实际上就一个字:玩。K年级时请考古学家爷爷带来收藏的化石给孩子们讲恐龙的故事,用宁静质料做恐龙雕塑。

一年级生会随着专业养蜂人研究蜜蜂的身体结构、行为、事情,实地看看蜜蜂授粉对大自然的作用。邀请养蜂专家给孩子们讲蜜蜂的故事,让学生戴上头罩和手套体验养蜂园地。

再好比对各种昆虫举行比力研究,比力身体部位和功效、生命周期,再用可接纳质料制作自己的昆虫模型。

物理科学则研究物质的三态变化;在平衡和运动板块设计汽车滚轮等。寒来暑往,每个季节学生都市去学校开发的花园锄草施肥,挑拣落叶,采摘花果,感受大自然的节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建立自然日志。

数学课上都是以小组为单元设计项目小任务,一起玩游戏、画画、做手工等,让学生在玩的历程中建设数字观点和分析思路。带回家的作业也是邀请家庭成员一起完成数字游戏,老母亲我经常陪玩得很开心。

社会行为造就更重要

听说“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熊家长”。不想成为熊家长,就不能忽略孩子从小的规则意识养成。如何遵守社会规则、执行规则,如何与人来往、保持个性又能融入群体。这是我认为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门。

女儿进入K年级后,老师就开始资助孩子们相识并建设规则意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设计许多运动和环节来让孩子们学习,家长也会配合老师一起举行。

到了一年级,第一周的任务即是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量和讨论Class Promise(班级答应),然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在上面签字,再把这张答应书贴在课堂墙上最醒目的位置。

它提醒着每一小我私家,这是我们配合的答应,我们必须遵守并认真执行。

它浓缩为几句很简朴的话:

”We promise to be kind, be safe, try our best every day.” “We know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that’s ok.”

某一天女儿看到爸爸不小心犯了一个小错误后,她拿来纸笔认真地写下这样一句话:

”My daddy made a mistake but I don’t care because I love him. Everyone makes mistake and mistake is ok because you can fix it and learn more from it.”

看到这段话,我知道那份班级答应不仅仅只是贴在墙上的一张纸,它已经渗透到了孩子们的意识深处,成为了看法的一部门。

班级答应里也写下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用耳听、用眼看、尊重别人的想法,也请尊重自己。

在某天阅读完《Personal Space Camp》一书后,孩子们到操场上躺下,相互用粉笔勾勒身体轮廓画下属于自己的“小我私家空间泡泡”。

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拥有小我私家空间会使人们感应舒适,为什么空间被侵占会令人不悦。

回家后,女儿向我认真地先容了小我私家空间的重要性,她说尊重他人的小我私家空间和获得自己的小我私家空间都是无比重要的。

这样的界线感和空间感并没有令我不悦,相反我为她能这么早就意会到生而为人的奇特性和尊严而感应很是兴奋。

看着女儿,我经常以为自己似乎也正履历一次童年的重塑和发展。也在从她身上学习面临问题、解决冲突、调控情绪、磨炼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我们和孩子一样需要勉励、接纳自己、修正失误。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容错、以宽容之心待人待己,并悦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我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呵护所”里充当视察者、到场者和见证者。想象着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将所取得的任何方面的乐成看作幼年时在家庭和学校宁静之旅的副产物,而不是他们日以继夜奔赴的目的。

这,就是我的教育期望。

Jamie

文字扫雪工,没有斜杠。中文系身世,中文系老师,对外汉语老师,对外汉语课本和中文学习平台建设者。人妻、娃妈,闲来码字。现定居美国。

▽近期沙龙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