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为何发狂?三年一次考试,每城才半其中举名额而已

  • 时间:
  • 浏览:246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范进中举为何发狂?三年一考,每个都会才半个名额而已。

(作者:闲步者的神兜兜)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是该书的经典章节之一。秀才范进,考中了举人,兴奋过分,竟然痰迷心窍发了疯。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再赘述,我只是画蛇添足,引章摘句,以《清史稿》为依据,分析清朝中举的难度,同时也论证范进发狂的合理性。

一、清代三大科举:乡试、会试、殿试。

在《清史稿》之《科举制》中,正式科举有三种,从下到上,划分是乡试、会试、殿试。

生员(即:秀才)到场各省举行的考试,称之为“乡试”。三年会考一次,在八月份考试,考中的就称为举人,简称中举,“中式者为举人”;举人才有资格到场次年三月在京城举行的统一考试,即“会试”,考中的,称之为“贡士”;贡士才有资格到场四月份的殿试,考中的,那至少都统称为“进士”了。在《清史稿》中形貌为“三年大比,试诸生於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於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於廷,曰殿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三月、殿试四月”

而我们所熟知的秀才,正式名称是“生员”,考秀才时所到场的“童生试”,不属于正规的科举考试。考中秀才,也就是生员,只是获得正式念书或到场乡试的资格,秀才中的佼佼者,能保荐到国子监去念书,那就叫“贡生”,在校念书的生员,是有生活用度的。在清早期,生员中的贡生,已经属于“准官员阶级”了。到清早中期,从顺治开始,明确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制度。

二、举人的中举率,低得离谱了。

从现代眼光看,举人的中举率,低得离谱了。究竟,考中举人,就是获得了功名,而且还是正规途径踏上仕途,不低才怪呢,尤其在封建社会官本位制度下。

举人的考中率有多低呢?在清朝,各省的乡试的中举名额某人数,都是有明确限制的,“乡试解额,顺治初定额从宽,顺天、江南皆百六十馀名,浙江、江西、湖广、福建皆逾百名,河南、山东、广东、四川、山西、陕西、广西、云南自九十馀名递杀,至贵州四十名为最少”。其中顺天省、江南省是超级大省,名额多一点,每次考试,有160其中举名额。其中的江南省,厥后分出去两个省,即江南左省(安徽省)和江南右省(江苏省),涉及到都会厘革,不容易盘算,就不去分析了。且以浙江省、河南省、贵州省等三个品级的省为例。

浙江省的举人名额为一百余人,浙江省有“府十一、直隶厅一、州一、厅一、县七十五”,种种级此外都会共有八十九个,八十九个都会,三年一次会试,一百多其中举名额,平均每个都会,中举名额也才一个多而已,还不到1.2。

河南省,有九十其中举名额,河南有“府九,直隶州五,直隶厅一,州五,县九十六”,河南省内的各级都会共有116个,而举人名额才90个,平均每个都会的中举名额还不到1人。

贵州省,乡试中举名额为40人,贵州省有“府十二,直隶厅三,直隶州一,厅十一,州十三,县三十四”,共有74个都会,才40其中举名额,平均每个都会才0.5其中举名额。

如果按《清史稿》之《科举制》、《地理制》去详细统计汇算,平均每个都会的中举名额约是1人。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平均每个都会才气考中1小我私家而已。

同时,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文举人和武举人,都称为举人,如果再细算,三年一考,平均每个都会考中一名举人(包罗文举人、武举人),那考中文举人的名额,还要降低一半,六年,二次乡试,平均每个都会才发生一名文举人。

数据太枯燥,形象的比喻:一甲子六十年,20次乡试,平均每个都会总共才发生10名文举人。如果念书人,苦读苦考,活了80岁,考了60年,到场20次会考,他一生的目的,就是想争取十个名额中的一个名额而已。

三、努力有回报,中举就是当官。

在许多词条解释中,都认为举人不是官、但可以当官了。其实,这是个错误的明白,举人已经是官员阶级了。

在清朝,官员都有官服,而且还不只一套,官员都必须有“公服”、“祥瑞服”,若是在衙门任职的,还必须有“补服”,若在朝廷上班的,需要上朝的,再加一套“朝服”。上朝穿“朝服”,衙门正堂办公,则穿“补服”,平时穿的官服,就是“公服”,特定节日或场所,就穿“祥瑞服”,这四套服装,都属于正常官服。除此之外,还须有“雨服”,下雨天穿的官服,仅配备官服,用度就不低了。

考中举人,若还没到详细某衙门去任职的举人,那就不需要“补服”,但必须具备官服中的“公服”和“祥瑞服”,且是按文八品品级来订做的,整套服装,包罗冠、袍、带三大部门,“举人公服冠,顶镂花银座,上衔金雀。公服袍,青绸蓝缘。披领如袍式。公服带,制如文八品朝带。吉服冠,顶银座,上衔素金”。文举人的公服是依照文八品品级,其中的“公服冠”,俗称为“顶戴”,就是官帽,举人的顶戴是镂花银座衔金雀,文八品的顶戴。清代官员的官帽,分成凉帽和暖帽两种,季节差别而轮流使用,平时不戴的时候,须放在专门订做的瓷器帽筒上。

若是举人补缺,放出去到某衙门当个现官,那就需要再配上一套补服。举人往往出任七品官职,在《清史稿》中纪录极多,不作详述。 乡试的举人和会试的贡士,贡士可以直接去某个衙门任职上班,而举人呢,还得要等一下,运气好的,马上走马上任,运气欠好的,说不定十几年没有搞到现职,只有在家享受文八品的待遇。

四、秀才称“相公”,举人称“老爷”。

在现在的清代影视剧中,老爷、老爷满天飞,土财主都被称为“老爷”,老公也被称为“老爷”,若是在清朝的正常年月,他们一定被打得满地找牙。

在清初,秀才或生员,称之为“相公”,“未授官者曰“秀才”,亦曰“相公”,”,在清初,文职人才紧缺,生员可以直接当官,没当上官的生员,则称之为“秀才”或“相公”。相公这个称谓,在清朝,属于特定称谓,只有没当官的生员才气享有这个称谓,影视剧中,把自己老公称谓为“相公”,那在清朝,说不定就是僭越了。

而官员阶级,则可以统称为“老爷”,“老爷”这个称谓,也不是随便可用的。《范进中举》中,来报喜的人,直接称谓范进为老爷,“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其时范进还在路边卖鸡,邻人去找他时,还随口称他为“范相公”,也就是“范秀才”,但在后文中,范进就被称之为“老爷”或“贤婿老爷”了,再没人敢称他为“相公”了,必须称之为“老爷”,这就是举人的称谓待遇,也是官员才气享受的称谓。

五、举人没去当现官,在老家县城是什么职位?

若是没有补缺,也就是没去当现职的现官,举人就是文八品的官员待遇,基本上相当于现在“十二品级”中的第九级(正科级)。

举人没去补缺,就呆在家里,在普通县城里,文八品是什么职位呢?在普通县城里,属于在职官员的,只有四个官位,三个是有品级,“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无定员,正九品。典史一人,未入流”,四个官职,一个知县,正七品,一个县丞,是正八品,主簿人数不确定,可以凌驾一人,是正九品,一个典史,典史属于官员,但没有品级,相当于是体制内的人而已。至于衙役之类的,不仅不是官,还都属于贱籍,“凡衙署应役之皂隶、马快、步快、小马、禁卒、门子、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番役,皆为贱役”,贱籍是永远不能到场科举考试的,“倡、优、隶、皂之家”,“不得与试”。

一个县城,只有一个知县,是正七品,另有一个县丞,是正八品,而举人,已经是八品了,那举人在县城或县级市里的社会职位,可想而知了,一人之下而已。

六、科举出道,属正途身世,政界里职位也纷歧样。

通过科举考试而踏入仕途的,属于正途身世,其余的,则属于异途。“凡入仕”,“定制由科甲”等“身世者为正途,余为异途”。

清朝中后期普遍实行的纳捐制度,通过纳捐等途径当官的,就不是正途,是异途了。异途身世的官员,在政界上,绝对低人几等。纵然到现在,还被人讥笑呢。如在影视剧中的清代名臣李卫,“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李卫就是纳捐当官的,文言文用“入赀”两字,李卫明显是有钱的,捐了不少钱,纳捐就当上了从五品的员外郎,属于异途入仕,在一些影视剧中,居然还把他形貌成讨饭的托钵人。

清代科举,三年一次的乡试,平均每个都会才0.5其中举(文举)名额,六十年20次乡试,平均每个都会才10其中举(文举)名额,念书人,拼搏一辈子,也就为着能从十个名额中抢到一个名额,这其中举率,实在低得离谱,远甚于今日的任何考试了。可是,一旦中举,那就是获得了功名,踏上了仕途,纵然没有外放出去补缺,失业在家,享受八品官的待遇,在县城里,社会职位,那也是仅次于知县一人而已,绝对是一人之下,二万人之上。(注:清朝有人口约4000万,县城约1500个,平均每县城约2万人)。若在今日,能考个清代举人,并获得相应的社会职位,说不定,范进还会再一次发狂呢。

参考书目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