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实践

  • 时间:
  • 浏览:167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编辑|Mavis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打击与变化。全体中国人都履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没有预期,更没有模拟。对于教育人而言,这一猝不及防的“暂停”键,引发了更多深条理的反思与内省。为此,本文邀请部门专家,围绕如何借助疫情这个契机,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治理方式、学习内容、课程建设、学习方式等。

01反思课程建设,学会康健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崔允漷)

近期,疫情信息不仅使举国上下都处在焦虑与不安之中,也大大地降低了全民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我仅想说一说疫情突然袭击袒露出的“险些全民不会戴口罩”“全民没有勤洗手”的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与我们中小学教育、与我的专业——课程有关的问题。

先说戴口罩,本是日常的生活技术,为什么险些全民无知、团体失能?中小学不教学生戴口罩,等疫情来了再请院士来教,价格岂不是太大了吗?岂非一定要将“戴口罩”这一知识点列入“高考”,我们才会教、才气学会吗?12年基础教育,其实已经多次举行过诸如“谨防伤风”“注意小我私家卫生”“不要将病毒感染给别人”等基于观点的教学,却险些无效。我们能否开展基于行动的教学以获得“戴口罩”的技术?

再说勤洗手,应是举手之劳,但事实上大部门人还是没做到——学校教了至少15年,效果还是没学会!“勤洗手”教育如此低效,确实让我们教育人自己打脸!有人说,那是因为高考不考,西席不教。其实否则,在正规教育期间,我们不是不教,而是一直在教,从幼儿园教到高中。

从幼儿园开始,西席一般会示范来教小朋侪如何正确地洗手,会用我国常用的“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甚至拿最权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英文版“洗手12图”来教。可是西席往往教了却不评,没有跟进评价,洗手就只是教学质料或内容,成不了课程,至多算是日常的履历教育,学生不仅没有明白,更不会形成行为习惯。

小学开设了与“勤洗手”有关的一系列正规课程,包罗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康健、劳动与技术、班会,甚至另有校本课程等。每门课的西席都市告诉学生要勤洗手,而且一直强调勤洗手有多重要。然而,小学西席少有用示范的方式动手教洗手的,于是,小学生只记着“勤洗手”这个词,没有获得正确的洗手技术与习惯。

而进了中学,学生发现中学只关注要考试的工具。从现在来看,中考和高考都不大会考“勤洗手”,因此,中学里的西席和学生都看不上这个“重要但没用(因为不考)”的观点。纵然有一些科目如体育与康健、生物学等的内容涉及“勤洗手”,但中学西席通常想固然地认为这些“小儿科”的事是幼儿园或小学西席教的,于是乎,“勤洗手”在中学成了“虚无课程”。

如此这般的15年教育,无论是戴口罩还是勤洗手,都能看到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失败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反思的。作为课程研究的学者,我以为我们提供的教育不够专业,详细体现在:目的目的没分清,学无进阶难上心;教不得法瞎教教,学而不评非课程。

虽然我无法得出戴口罩、勤洗手对不患病的孝敬率有多大,但反过来,没有养成这些卫生习惯与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是可以推论的。希望如此凄惨的教训能为我们敲响警钟,希望每一小我私家能站在“防疫就是责任”的高度认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

我们需要继承起检验责任,重建“戴口罩”“勤洗手”课程。50年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团结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陈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目的,而我们的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当下“不考就不教”“只育分不育人”的问题?90年前,美国著名的“八年研究”首要目的是关注与学生小我私家生活、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知识与技术,而我们的课程目的是否过于抽象、弘大?是否过于社会取向?是否可以借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或“家国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造就目的问题?是否要用课程思维审视学校教育的专业性问题?

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要将“学会康健生活”作为公民的焦点素养,并据此设置有进阶的目的体系;

其次,要依据此目的进阶,分学段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成学习单元;

再次,要提倡基于行动的、示范的直接教学,而不是基于观点的教学;

最后,要基于差别学段的目的开展体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而不是纸笔考试,并将其效果列入差别学段的综合素质陈诉之中,推行连续而累积的、基于行为的必备品格评价。

美国教育家艾斯纳说过,千万不要以为不教的就是不重要的。我想再增补一句:教了不即是学了,学了不即是学会了。其实,没有学会,就即是没有教。据此,我们有太多的工具需要检验。

02想象每小我私家都是未来学习的一个节点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所所长 林莉)

2020年因疫情而延期的寒假里,毫无准备的师生不得不团体在全网围观下试水线上教学。一夜之间,“未来”似乎就这样猝不及防线来到了我们眼前。这场被有些人戏称为大型翻车现场的“尬教—尬学”,很容易令人遐想起1999年的互联网生存挑战。也许我们应该记着,我们的生活从“互联网生存”走向“断网实验”,用了不外短短20年。

“互联网+教学”会长成什么样?只管学者们很早就从理论上提出“时时可学、到处能学、人人皆学”的愿景,种种慕课网也构建了“互联网+教学”可能的实践形态,然而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默认它是成人非正规学习场景下非正式学习的“解决方案”。

面向中小学的“互联网+教学”会长成什么样?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从学校、课堂、班级的授课场景来寻找谜底,将面临面的班级教学搬到网上。

而这个寒假,当中小学师生分散、互不行见,教学要素“原子化”,对线下团体教学式教学友好的课堂、班级、课表、上下课铃、点名等高度结构化、统一步伐的学校经典教学场景分崩离析。正视这种新的学习场景的颠覆性变化及其对“互联网+教学”复制中小学线下模式的庞大挑战,将为我们讨论和探索未来中小学“互联网+教学”提供新的想象空间。

想象每位“宅家”的学生就是未来“互联网+”场景中的一个学习节点。这个节点,它与学校的西席、同学保持牢固的毗连,与外部的优质学习节点保持常态的毗连,与其他可用的学习节点发生着经常性的随机毗连,配合组成了每位学生日常学习的网络小世界。

想象每位学生,都是学习网络节点上的学习者。学习节点化,意味着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学校、家庭,包罗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除本校和本班西席外的其他人、外部网络平台等所有可以提供学习资源的节点,都是相互毗连、相互支持的学习节点,是未来“互联网+”场景中新的学习空间。

想象“互联网+”引发的学习空间“升维”成为中小学教育范式厘革的关键变量,未来学习会怎样?

学生将成为有西席连续指导、和同伴配合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作为新手学习者,学生将在西席、课本、学案(学习任务书)提供的基础性学习支架支持下,逐步自主地摆设自己的学习时间、进度,掘客和使用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源,构建关联主义提出的“由人和内容等可信节点组成的技术增强型小我私家学习网络”。

互联网知识的富厚性,意味着西席将从例行的备课、授课、修正作业中解放出来,不再是面临面班级授课制下,一人一科一包到底的“主播”,而是在互联网提供的大规模知识协同中,作为一名知道如何找到优质、可靠学习资源,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成熟学习者,“有时教学、经常指导、总是资助”。

而学校,作为毗连小我私家学习网格的枢纽性节点,其焦点职能是提供奇特的、不行替代的课程和面临面教学,搜集、优化学生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履历,造就学生发展为有强烈学习意愿、明确学习偏向、善用相应学习资源工具与计谋、善于自我治理、元学习能力高的熟练自主学习者。

班级授课、统一的课时划分、课表、上下课铃等不再是教学组织的唯一甚至主导形式,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社群将取代班级,在教学组织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生作为独立学习者,自主地在上大课、借助课件自学,到场正式的小组互助学习、线上的非正式社群学习,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之间切换、组合。

……

木心说:“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

想象每小我私家成为学习网络的节点,和更多节点一起汇成庞大的学习网络。学生有更丰裕的学习资源、更松散的学习同伴、更弹性的教学组织。高控制、结构化的中小学教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期待!

03理念到行为的距离有多远?

(杭州市崇文教育团体总校长 俞国娣)

由于疫情的影响,工厂停工、商场停业、学校延迟开学都在情理之中。可是,社会热点并没有聚焦到影响生活和经济生长的停工停业上,而是聚焦到了教育上,也许可以说是聚焦到了“停课不停学”口号下的“直播网课”上。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人的诸多思考。

在我看来,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现在教育的一个现实,即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仍悬在半空,尚未得以落地。

我们不缺先进的理念、振奋人心的口号,但面临现实不知所措,苍白无力。劈面临超长寒假的时候,我们仍然在费尽全力制订一张看得见的课表,想用统一的行为来教育学生。我们陶醉于统一的教育行为,也是“志在追求统一的教育效果”。其实,我们不妨反刍以下几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其一,生活即教育。

这一场灾难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教育的课本。灾难眼前,我们不惜停工停产,以牺牲GDP为价格,保全人们名贵的生命,因为生命无价!让生命有尊严、有质量,善待每一小我私家,无论病人还是康健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信手拈来,生动而深刻。责任与继承的教育,无处不在。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眼眶时时湿润:学养厚实的院士泰斗,亲临一线,如钟南山、李兰娟等老院士不辞辛劳频频飞赴武汉;驰援武汉赴汤蹈火的医生护士,几多感人事迹不尽言表;另有那些乐善好施的爱心人士、踏实事情的社区乡村事情人员、遵守规则的邻里乡亲,他们虽平凡却有着责任与继承。这些活生生的课本,是用血和泪换来的。我们还缺课本吗?还需要快递员专门递送吗?就这个新冠病毒衍生出来的相关知识(物理的、化学的、卫生习惯的、隔离防护的、病毒生物学等方方面面)也够你学习一阵子了。说白了,我们所谓的学还是停留在学课本上。

其二,陪同是最好的教育。

增强亲子关系,提倡亲子阅读,提倡有质量的亲子陪同。而要完成“陪同”这个“最好的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家长,要充实调动并发挥孩子的能动性。我们的网课中,指导家长亲子互动的教程占着怎样的份额,必须要梳理一下、增补一下。喊出“陪同式教育”口号,就需要提供陪同教育的计谋,才气理念落地。

其三,作甚真实的学习。

提倡真实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历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术,富厚来往,形制品质,让学习效果能看获得,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面临如今这个特殊情景,面临居家隔离这个真实问题,寻求居家生活、身体磨炼、情感通报、情绪表达等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和现实世界的情景、情况精密联合的学习是有意义的。用这个特殊的防疫配景,我们来开展阅读、写作、统计、运算、绘画、作曲、演唱等方面的学习,其学习结果能反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

其四,鼎力大举推进劳动教育的载体在那里。

劳动教育发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居家劳动,生活小事从叠被子开始,生活能力从烧菜做饭开始,无论哪个年事层的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点。为了推进劳动教育,学校曾刻意组织一场“爱心晚餐”的角逐,或是叠被子角逐、系鞋带角逐,现在天,劳动的时机就摆在我们眼前……劳动现场不是秀场,在家劳动恰逢时。

今天,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把教育理念化为教育实践和行动,这需要大量的教育实践家,他们可以是家长,是西席,更大的可能是校长。教育实践家需要智慧,需要勇气,也需要继承,还需要奉献;需要淡定,更需要激情;需要理性,特别需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