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人的改变有多大?

  • 时间:
  • 浏览:134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我有个弟弟,小我八岁。

五年前他面临中考,我已经本科结业,在北京事情了半年多了。

那时他的结果在我家县城的中学,或许是400/600左右。

至于我家县城的教育水准?这么说吧,自打我上了中学起,我家县城就再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考入清华北大;我县历年的高考状元约有50%去的是北航,这已然是我县最好的学生的出路了。一本线以上一个县城或许在200-300人之间。

彼时离弟弟的中考另有4个月。根据那时他的结果排名,他或许连我县的高中都考不进去吧。

直到有一天他和我电话说“哥,我想好勤学习了”。

我二话没说,放下自己的生活,回老家专门领导他的中考。

白昼我在家里学习C++/Qt,晚上和学校相同好,让弟弟回家来自习,我自己教他。

教什么呢?欧姆定律,元素周期表,化学反映入门,英文发音入门,平面几何入门。是的,这些月朔初二的课程他甚至都没有学得很好。

我细致耐心地教了他一个月,除了一些硬性的基础知识,还给他滔滔不停地讲了许多大学生活见闻,以及离家在外这几年求学见过、听过的各路大神学霸的传奇故事。

之所以讲这些边角料,是想在他的心中投进一点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和希望。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里所说的,“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的结果以每个月100名的结果往上走,最后在中考时考了县城110名左右。

我帮助联系了隔邻县城的一所中学,虽然比名校中学还是差一个身位,可是好歹这所中学曾经出过两个省高考状元。

同时,我又说服了家里,交了约3万元择校费,最终让他在高中有一个相对更高一点的起步。

但这个起步还是高了些——

他在高中第一次统考中考了约1000/1500名的结果。

“渺茫啊”,这险些是一定的。所有的小县城学霸出去见了世面后的第一个月,大要都逃不外或长或短的一段渺茫期吧。更况且他还算不上一个及格的学霸,只算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追赶者而已。

有的人在这种渺茫中迷恋了。幸亏我履历过这种渺茫、困窘。

于是我又给他打了很多多少电话,在北京的书店买了很多多少书,一点一点地教他怎么样重拾信心,怎么调整学习方法,怎样针对差别学科联合自己的天赋制定差别的学习计谋,怎样摆平心态......

这个历程连续了整整三年。而他的结果也从校内1000名,到轻轻松松100名以内,再到“重构”自己的学习计谋和方法后,稳定保持在校内的前30名左右。这个结果,已经不仅可以确保能上一本,而是可以去上一个有些知名度的所谓名校重点985了。

在高考前半年,我又给他答应,如果平时的结果能够保持下去,我帮他申请到香港念书,并在杭州给他报了一个新东方的口语班,增强英文能力。

2015年6月份高考完毕,我弟弟的考试结果全校排名第9,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是----他被香港理工大学工程物理系录取了!

我以为自己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这种兴奋甚至比自己当初拿到大学的保送资格还要来得更兴奋一些——

改变自己是很难的,但更难的是成就他人。

香港理工大的生活

弟弟很快就适应了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园生活。

其实在港校,老师讲的课程未必会比大陆名校好许多,可是有一些情况因素,大陆是很难获取的。

好比越发多元包容的文化情况,全英文的授课和听说读写训练,没有太多管制的自由的网络情况和政治情况,以及自己越发独立的生活等等。

这半年来,他跟我讲说他们这个学期开了量子力学的课程;说自己买到了几百元的极自制的机票,想自己办签证去趟日本看看;说香港local们又在校园里搞运动吵喧华闹;

说自己除夕才气回家过年因为除夕前一天还得上七八个小时的课程;说偶然去深圳吃个饭看场影戏“改善”下生活因为香港的影戏票实在是太贵了;说自己天天去健身减肥,然后宿舍的空调太贵了一个小时要好几块港币……

他的许多日常,哪怕对于当年的我,在大学里也是可望而不行及的工具,究竟我刚上大学时,连电脑上装个软件都不会,注册个邮箱学会发email就能开心个老半天。

他选择物理系的时候我曾经和他提过,大陆学校北大,南大和中科大的物理系很棒。

前些天他告诉我说,他申请的暑期中科大的物理系交流已被录取了,暑假会去合肥中科大物理系交流学习一个半月,上两门课,Thermal and Statistical Physics,Advanced Photonics Laboratory。

你能想象吗?

一个在四年前连初中物理的欧姆定律都还没有学明确的小县城学渣,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加上前辈(就是我啦)的指导,加上家里合适的经济条件的支持,现在已经可以去中国最好的物理系去交流学习了!

教育对人的改变,大到超乎想象

弟弟以后会去干什么?念书深造?找份事情当工程师?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他肯定不会像他的同龄人那样,在小县城里早早的娶妻生子,做个小买卖,天天打打游戏、搓搓麻将,喝喝小酒,然后偶然在家里吵喧华闹。

而此时的他,无可制止的,将离孕育他发展的小县城越来越远。

分享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一件事:

一小我私家所能到达的高度,家境、天赋、机缘和小我私家努力,缺一不行。

弟弟人生的转折点,也许在于那通告诉我“他想学习”的电话,

至于他到底是因何而变?我几年前问过他,可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

也许是我经常跟他讲的关于自一小我私家在外面单车走天下的风雨见闻;讲的大学里的自由,讲的我这个“小县城学霸”在大学里如何挂了两位数的课程,可是依然顺利结业找到事情找到所爱的人和喜欢做的事情......

也许正是这些天马行空的“吹牛”,在他的心中播洒下了几粒希望的种子,在狂风雨来临,人生转折的节点上,种子发芽,心中的盼望转酿成一点一点的努力,再加上一点点的好运气,成就了现在的他。

“Educationis what survives when what has been learned has been forgotten.”

当我们把所学的“知识”都忘记的时候,剩下的就是教育自己。那么剩下来的到底是些什么呢?

我想至少应该包罗自信、自知、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