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南”到“最北”-安徽历史-发现安徽

  • 时间:
  • 浏览:193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庐江县罗河镇的黄龙村,位于合肥的最南端;长丰县水湖镇的谢户村,位于合肥的最北端。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有着怎样的档案故事呢?而正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两个小村子又都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黄龙村的传说与庐江县唯一状元

从合肥驱车到庐江县罗河镇的黄龙村,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下高速的道口不是庐江而是“枞阳浮山”。“的确,我们是和铜陵枞阳县的白湖镇、白梅乡相邻,从地域上看是合肥的最南端。”黄龙村书记徐正日操着一口枞阳话说道。

而关于黄龙村地名的由来,还真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呢:相传在很久以前,东海龙王幼子黄龙,奉玉皇大帝之命到人间行云播雨。有一天来到这个地方,但见山不高,有祥云缭绕;水不深,有霞光笼罩。不是仙境,胜似仙境。于是顿生留恋之意。黄龙完成使命后便遁入山中。奈何天条难违,玉皇大帝随即遣派天兵天将,将其捉拿归案,并终身囚禁东海。

“黄龙一去不复返,龙虬圣地传千秋”。在黄龙村,就有龙王山、龙形地、黄龙洞、黄龙庵等名胜古迹及相关龙的遗存。而当地村民告诉我们,黄龙村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而且在其沈桥湾村民组,当年还曾出现了惊动朝廷的“金銮殿、九龙厅”。

在徐正日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沈桥湾。这里处在龙王山下、分水岭北侧,是一块风水宝地。徐正日告诉我们,沈桥湾原本为沈姓族居地。后沈姓外迁,徐姓迁入,村民皆姓徐。

话说有一户徐姓人家有了万贯家财后,自信家里将来一定会出“穿龙袍”之人。便从江南请来木匠,大兴土木,造起了十进九间富丽堂皇的新居,并绘出九条龙腾云驾雾的图。一时间,徐家建造“金銮殿、九龙厅”轰动乡里。有人举报到京城,皇帝龙颜大怒,立即派钦差前往查处,如果属实,即以“谋反”之罪将其满门抄斩。

所幸朝廷中有一官员与徐家交往甚厚,立即将此消息星夜快马赶回通报徐家。徐家闻讯,吓得连夜拆除两进正屋,铲除照壁龙迹,然后用松毛水煮沸和桐油刷外壁,里面用松香浸桐油点火熏烟,把新屋熏黑变得黑不溜秋。同时派人捕捉蜘蛛放在九龙厅的四周。当朝廷钦差来到时,并未见到所谓的“金銮殿、九龙厅”,且房子都已经发黑,屋梁上挂满了蜘蛛,便认定是遗弃多年人居住的老房。这样徐家才躲过一劫。“只是随着年代久远,现在‘金銮殿、九龙厅’遗址上仅存两进面目全非的残破老屋和里面一块‘忠厚家聲’的红木牌匾了。”徐正日指着老房子说。

虽然大多是传说,但在黄龙村村民看来,这个位于合肥“南大门”的小村子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徐正日告诉我们,庐江县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就是出自黄龙村、在南唐皇帝李璟钦点中取得“进士第一”的伍乔。这里还有庐江县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青山湖水库。我们看到,青山湖湖岛交错,与黄龙山水相映。岛上种植着很多苗木花卉,红叶李、红枫、白玉兰、日本樱花,以及樟树、桂花等名贵苗木,微风拂过,不觉让人心旷神怡。

当然,在黄龙村,人们更津津乐道于一个“智救新四军”的故事。说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黄龙村有位国民党大官徐百中,他也是一位倾向革命的开明人士。皖南事变后,有一位新四军军官张金彪被国民党部队追赶到这里,躲到了他家。为了怕村民举报被国民党发现,徐百中不仅让张金彪扮成长工给他家干活,而且心生一计,先故意让村民看见他隐藏张金彪所带的枪支,然后趁半夜偷偷转移到另一地方。这样,当有人举报村里有新四军并说出藏枪地点时,国民党却没法找到了。

谢户村的文化传承与有为人士

谢户村,位于长丰县水湖镇的北部,也是合肥的“北大门”,它与淮南市大通区的孔店街道相邻。

顾名思义,谢户村应该和谢姓有关。“的确,我们谢户村有不少谢姓村民,但还不是最多的。”谢户村书记闫其林告诉我们,谢户村主要大姓有闫姓、谢姓和朱姓。其中闫姓大约是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至今已六百多年,人口约100人,占村民近一半;谢姓一族是清朝时由定远谢楼迁至而来,至今繁衍三百多年了;而朱姓一族相传也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如此悠久的历史必然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在谢户村,唢呐、铜锣就世代相传。很早以前,这里的农村就有一个风俗,遇到一些小伙子娶媳妇、大姑娘出嫁的喜事,一定要请唢呐班子来凑热闹,烘气氛。这唢呐乐队中有吹奏的,有打鼓的,有拍镲的,配合默契,有条不紊,热闹非凡。据67岁村民朱有平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闫如宁的唢呐队去方圆四五十公里为群众演出,八十年代至今闫其传和村民们继承前辈的绝活走南闯北为民演岀。村内还有铜锣队、舞狮子队,每年中秋、春节他们自发为村民表演增加节日气氛。

众所周知,合肥北乡是合肥、寿县乃至周边地区中国共产党革命萌芽地,在这一带就成立了合肥第一个党支部;附近的定远县也是新四军的聚集地。受此影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直到解放后,谢户村就出现了不少参加革命有仁人志士,既有参加新四军的,也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这其中有几位比较特别,例如闫玉双,他先参加了国民党,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再比如闫立雨,他是新四军地下联络员,和当时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打成一片,利用机会为我军提供了不少情报。”

走进谢户村,草莓种植大棚随处可见。据了解,这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草莓,经过多年的发展,草莓种植面积已达全村土地面积的80%左右,草莓收入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古界碑与加区号

采访“合肥四极”之地,像黄龙村这样有清晰古界碑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这个古界碑在黄龙村一个名叫“分水岭”的岗地处,呈南北向。在徐正日书记的提示下,我们看到古界碑的南面“庐州府”三个字已经风化严重,字迹模糊。北面的“安庆府”三字却清晰可辨,其碑文曰:“江南安庆府桐城县界址,□□年孟月吉旦立”。查阅史料我们知道,江南省是清初顺治年间的行政区划,辖今安徽、江苏、上海等境域,而当时枞阳尚未建县,隶属桐城县。由此可知,此界碑距今已近400年了。

“要了解我们黄龙村,古界碑不可不知。”徐正日不无骄傲地指着古界碑说:“当年的庐州府和安庆府南部疆界长达300多华里,此段近百里疆界,唯此一块界碑。自古至今,我们黄龙村是庐州府、安庆府交界的第一村。”

以碑为界,南边是铜陵市枞阳县,北面是合肥市庐江县。也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飞地”现象在当地也存在。徐正日指着面前的土地告诉我们,“这些田地都属于枞阳县,但是居住在这些田地附近的都是我们黄龙村的居民,我们也有几十亩地在枞阳。”

由于过去交通不发达,黄龙村村民赶集等都更愿意去毗邻的枞阳县白梅乡,所以两地交往也很密切,“我们这里人说话都是枞阳口音,反而和庐江口音有点区别。”徐正日说。

虽然没有界碑,但感觉合肥的“北大门”谢户村,与淮南的交界还是“泾渭分明”的。在谢户村至南的边界,淮南的界牌矗立在孔大桥边。这座桥就是长丰县谢户村与淮南河沿村的界限,桥下就是高塘湖。

我们站在桥上,依稀可以看到北边的河沿村,桥上车来车往,畅通无阻。闫其林说跨过这座桥向北就属于淮南市,向南就属于合肥市。“因此就有了很好玩的一个现象,在桥上打合肥的固定电话,往南不要加区号,往北走几步就要加区号了。”闫其林说。

隶属合肥市的谢户村与淮南市一水相隔,两地村民都很熟,田地也互相在对方地域。谢户村村民说,过去没有修桥时,两地村民常常趟过湖水到对面自家田地里收取粮食。遇到突下暴雨,湖水上涨无法通行时,淮南的村民常常走距离较长的陆路来到谢户村收粮。到了中午,谢户村的村民一准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到自家吃饭。

由于对面的村子离淮南比较远,因此不少淮南人会选择在水湖镇上街、购房等,村民朱有平就说:“我们这里每个小区都有淮南人。”□江程程陈超超程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