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在量子应用领域抢先培养用户习惯

  • 时间:
  • 浏览:215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1月13日,正在合肥参加安徽省“两会”的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郭国平,接受了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的专访,他同时也是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加强量子产业一线人才培养

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一场量子领域的人才争夺战。

根据美国有关报告显示:全世界量子方面的人才不超过1000人。中国占到其中的20%。在全国范围内,安徽大概又占了一半。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目前全国量子产业领域一线人才仅百余人。郭国平称:“这批科研教育骨干集中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几所顶尖高校或科研院所内,相较于其他高科技领域,(量子领域)可以说是人才匮乏,且普及度较低。”

“人才的普及需要优质教师资源。”郭国平认为:“安徽需要集中起现有的优质教师,依托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样的量子领域先行科研机构,定期组织相应的师资培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培育新一代量子计算领域师资队伍。”

将算力优势应用到具体行业

2019年10月24日,《自然》杂志刊发了谷歌公司论文。谷歌在该论文中表示,其开发出一款54量子比特数(其中53个量子比特可用)的超导量子芯片“Sycamore”。

基于Sycamore,谷歌对一个53比特、20深度的电路采样一百万次只需200秒。而目前最强的经典超级计算机Summit要得到类似的结果,则需要一万年。基于这一突破,谷歌宣称其率先实现了“量子霸权”。

“在量子计算领域,谷歌、IBM、微软都在抢先培养用户习惯,为未来的竞争培育土壤。”郭国平说:“争夺的焦点聚集在生物制药、大数据检索、金融模型搭建等亟需大算力提升的行业。”

行业用户的习惯可能会决定未来量子计算领域的全球竞争格局。郭国平认为,中国不能在行业应用上落后。2019年12月中旬,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本源量子OQIA正式揭牌,涵盖了计算科技、机器学习、区块链、人工智能、低温制冷、信号处理、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

“量子计算的算力优势最终是要应用到具体行业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做量子‘职业培训’,更要做量子‘行业培训’。”郭国平说:“安徽应该重视量子计算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产、学、研、用多方位共同培养量子计算实用人才。”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打造国有自主品牌。”郭国平表示。“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及相关产业链普及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安徽要进一步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培育用户习惯,构建完整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圈。”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文 刘职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