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惨重的大学之城:那些疫情中去世的武汉学者们,都留下了什么?

  • 时间:
  • 浏览:157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本文泉源:南方都市报、温州商报 、《财经》记者 陈晶 管艺雯

2020年的这个冬天,对学术界来说,注定有些不寻常。猝不及防的病毒肆虐武汉之际也带走了一众优秀学者,每一位因为疫情丧生的生命都应该被记着。而在风暴中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华中科技大学更是因为这场疫情损失惨重,自2020年2月以来,不到20天的时间内五位教授相继辞世,他们的脱离或直接或间接与这场疫情有关。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红凌:

“肺炎似乎越来越严重了,你们都早一点回家吧”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红凌

“封城”消息宣布时,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已经离校。原以为是又一个愉快的假期,不想,到来的是一场大疫,甚至是老师病逝的消息。

公然报道中,第一位因新冠肺炎逝去的学者是54岁的红凌,华科的生物学家。他人生的泰半时间都是与各种疾病做斗争,研究与人体重大及稀有疾病相关的基因分子机制。

红凌可能较早就注意到了这次疫情纷歧般。据《新京报》报道,1月17日,曾有实验室的学生和红凌聊起泰国其时泛起了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而当天武汉卫健委通报称无新增确诊病例。红凌告诉学生:“肺炎似乎越来越严重了,你们都早一点回家吧。”

春节期间,红凌还在实验室的微信群里嘱咐学生们,要注意身体康健。红凌最后一次在群里发的一条消息,是1月26日学校延期春季开学的通知。

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一天。红凌在实验室的微信群里提醒同学,“要注意身体。”3天后,他却发病了。

短短2天后的深夜,红凌的妻子接到医院通知:他已经走了,殡仪馆很快就会来人,你来看看,只能远远看看。

在同事张伟眼中,红凌事情勤奋,踏实。张伟常看到他在办公室事情到很晚,对于亲自带的这十来个学生,他十分上心。

一位学生说,自己曾在朋侪圈转发生科院同学眷属的筹钱信息,红凌老师看到后还专门来问了这位同学的情况,这让他以为十分感动。2019年12月华中大考试周来暂时,红凌还一对一和实验室的本科生谈心,“你们学业繁重,实验室的事情先放一放,专心温习。”

红凌常勉励学生们要注重结果。一次在课堂上,他说起自己大学时曾经因为着迷下围棋延长了学习,导致考试不及格。“所以,结果还是很重要啊。”一位学生还能想起红凌老师其时爽朗的笑声。

学院的课题讨论会上,不少老师会对学生提一些尖锐的问题,红凌总是气势派头温和的谁人。红凌老师最后一次参会是在1月上旬,其时数十位老师、学生都围坐在一间集会室里,均没有防护措施。

在张伟看来,红凌平时事情压力比力大,身体状况也一般,开会的时候总是过一会,就要出去歇一会。平时除了带着学生做课题、上课之外,还需要花精神照顾家中年迈的父亲和母亲,偶然因为照顾家里人不能来开会。他另有一位妹妹,常年在外洋。

红凌是武汉当地人,2007年回到武汉,在华中科技大学担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人体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及信号转导网络调控。

此前,红凌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而且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厥后留在了美国加州伯克莱、劳任斯国家实验室事情。

同事张伟表现,红凌妻子和孩子平日都在外洋。他一小我私家从外洋回来,多数是因为要照顾怙恃,双亲现在已80多岁。

红凌去世前致力于维生素K2在膀胱癌上的抗癌机制研究,以及抗癌药物的研发,并在与人体重大疾病及稀有疾病相关的基因UBIAD1的分子机制研究上作出了庞大孝敬。

得知红凌老师去世的消息,张伟表现很震惊。张伟最后在课题讨论会上见到红凌老师时,他还在聊自己手上关于抗癌药物研发的课题,“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红凌走后,他的妻子在朋侪圈发了一封信,“写给我的挚爱红凌”。在信中,她称丈夫为“红小胖”。信的最后,她写道:你不要走得太急,可以回来看看我吗?记得我在等你。

红凌教授妻子的《诀别书》节选

柯卉兵:

“他是一种引导的气力”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柯卉兵

2020年2月19日6时,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柯卉兵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生前曾被疑似熏染新冠病毒。这位12岁孩子的父亲在脱离时年仅41岁。在他和妹妹最后的谈天记载中,他交接妹妹把自己的手机留给母亲用,“她的手机太旧太小了,看着眼睛痛。”

在学生眼中,这是位平易近人,温柔耐心的好老师,“就连上课说话都轻声细语的”。2014级社会学院学生刘文龙告诉《财经》记者,柯老师作为自己的本科导师,常和学生们交接的是,“有什么难题都可以告诉我,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这位对学生慷慨的老师,因为一场疾病迅速陷入了危机。2019年7月29日,柯卉兵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隶属同济医院被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而就在几个月前,柯卉兵刚刚评上了教授职称。

2020年2月11日,同事郭林在水滴筹平台为柯卉兵的治疗筹资。认证信息显示,为了治疗肿瘤,柯卉兵的家庭已经花费了50多万元,许多用度不能报销,而且后续治疗用度预计上百万元。而在这之前,柯老师已经与病魔斗争了七个多月。

一位同事说,2019年7月他去医院看柯老师时,他精神状态还不错,还嘱托对方要注意身体。确诊罹患肿瘤后,柯卉兵仍在继续事情,去西安开会。10月份开题答辩时,他仍在给学生指导论文。

在原定的计划中,2020年1月柯老师会举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妹妹与他的配型相合,移植后身体会逐渐好转。直到2月11日,所有看到那条筹款信息的同学、同事们都认为:柯老师还是有希望的。他们没想到,因疑似熏染新冠病毒被隔离,8天后老师就脱离了他们。

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

“只管脱离了,他还是在世”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正澄

1953年,在武汉武昌的喻家山南麓,一片农田脱胎换骨,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正式建立,并在这一年开始招生。

这一年是段正澄从江苏镇江迁来武汉的第二年,19岁的段正澄成为了华中工学院的第一届学生,4年后,段正澄从机械工程系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从一片农田到校舍,再到如今的华中大,段正澄陪同学校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完整67年。

而在2020年2月15日19时35分,这份陪同画上了休止符——1月27日段正澄发烧住院,两天后确诊熏染新冠病毒,2月11日进入ICU,前几天在ICU还比力稳定,但15日下午情况突然恶化,于当日19时35分在武汉去世。

段正澄的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离别仪式,一座以段正澄名字拼音为域名的网上纪念堂在15日当晚紧迫搭建上线,数百条唁电和悼文从政府向导、领域专家、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发来,纪念这位把一生奉献给华中大和机械工程事业的老人。

1月27日到2月15日,这20天对于所有段正澄的学生、亲友来说,是煎熬的。在研究生们看来,这位86岁的学术老人能活过“百岁”。

协和医院的一位年轻护士在微博上回忆段正澄院士:

「第一次见他,是因为夜班给他俯卧位通气,那时只知道他是院士,并没有多相识他。那时他对我而言只是个病人。隔着起雾的防护眼镜,看着他花白的头发,那时还在想这个爷爷看起来很慈祥,应该能熬已往。」

简直,在自己的学生们看来,这位曾主导过数控磨床、激光加工、医疗装备等技术的研究,国际首台全身伽马刀发现,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 86 岁学术老人正常能活过百岁,在熏染新冠肺炎之前,他还在研究适合大部门癌症病人的质子放疗设备。

在华科的校园里,一排排高峻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那些段正澄 67 年前刚回国亲手栽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了两只手都抱不住的参天大树,这些梧桐见证着老人的一生学术事业,劳苦功高留给后人评说。

星辰陨落的“大学之城”

他们留下了什么?

其实不光是华科。对于武汉的其他高校来说,也可谓是损失惨重。

图片泉源:南方周末

失去这些学者意味着什么?

红凌的一名学生举了个例子,老师所做的抑制膀胱癌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和药物开发,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治疗膀胱癌,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每年膀胱癌病发患者七八万人,占整个肿瘤病群体的2%。

这些研究结果资助着许多人。例如段正澄主导研发的全身伽玛刀,是世界上首台大型放疗设备,现今在全国各大医院使用。

学术只是一部门。华科机械学院许多学生都市说,这个老头儿身体硬朗,年逾八旬的段正澄,一米八的个头,头发花白,独自走在校园里,从来不必让人搀扶。他常往学校跑,总以为不到学院来看看老师学生,就像没尽到责任一样。学生杨哲回忆,“段老说,在家两天就感受想我们。”

众多追忆段正澄的文字里,有一组数据常被人提起。事情六十余年,他只带了32名博士、6名博士后。他曾说,“我比力挑剔,每个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至少看3遍,不外关就重来。”

邵新宇回忆:1997年在美国,您对我说,“回国,大有作为”;2009年您当选院士,说“这属于学校、学院和团队”;2019年我当选院士,您说“要看到学校和学院生长的危机”。

难以统计出他们教过几多学生,只能看到讣告的评论区里,有人说,他们上过这些老师的课,一起吃过饭,现在学校里的师弟师妹已经和自己相差三十多岁。

新冠无情,众星陨落,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他们是孝敬卓越的科研事情者,也是诲人不倦的教育者。 希望大家都能照顾好自己,我们一起等候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