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述年】一只“欢团”,一股年味

  • 时间:
  • 浏览:155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小时候,每家每户在过年之前,都会赶制不少一种叫“欢团”的应节食品。欢团,这名字就透着喜庆。欢团欢团,欢欢喜喜,团团圆圆,所以,不只是过年的时候要赶制“欢团”,遇上家中办喜事,也会做几只“欢团”,图个吉庆。

  “欢团”的用料很简单,就是将事先炒好的炒米,用熬好的麦芽糖搅拌均匀,取出小孩子拳头那么大的一团,做成圆形即可。但是,用一双手肯定是搓不成那么圆的“欢团”,乡民们很聪明,他们用一只特制的酒杯,酒杯的内壁越是接近标准的半球形就越容易制成圆溜溜的“欢团”。遇上新房上梁或者儿女的婚嫁等好日子,主人家还会用半球形的碗“抛”出几只大大的“欢团”放在桌子的正中央。讲究的人家,还会将筷子的底端剖成四瓣,蘸上蓝色和红色的食用颜料,点在“欢团”上,一头点上蓝色,一头点上红色,欢团的喜庆味,就更浓厚了。

  麦芽糖被风干之后,会将那一粒粒的炒米紧紧地凝固在一起,那“欢团”就像一只只洋溢着喜庆的小球一样,煞是可爱。但孩子们是更爱吃它的,一口咬下去,那硬硬的“欢团”上面,顿时留下几道深深的牙痕。因为它的喜庆,也因为它还是一种不错的食品,说实话,还因为它的价廉物美,所以,它也成了过去乡下拜年回礼的首选。记得那时去长辈或亲戚家拜年,回家时,总是拎着满满一袋子“欢团”,有时,衣服上的几只口袋也塞满了。

  “欢团”能保存很长时间,从年底一直到来年开春甚至是夏初。这时候,“欢团”就有了更大的用处。乡下,开春后,农活立刻多了起来,农人的体力消耗大,一日三餐之间,还得再吃上那么几口,否则就会饿得不行。在那段物质极为匮乏的时代,“欢团”这样的食品,或许就是农人们临时充饥的最好选择了。用开水一泡,香香的,甜甜的,即使不用开水泡,就那么咬上几口,也有着很不错的味道。就冲这,谁家不在年前赶制这可爱的“欢团”呢?有的人家,还会贮存满满一大缸。

  但不知不觉中,“欢团”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家中的缸里没有了,超市的食品柜上也见不到她那可爱的圆溜溜的样子。日子过好了,吃的东西自然多了,价廉物美的“欢团”也就不再受宠。大包小包的年货里,更是难以见到它的身影。但“欢团”的形状与味道是那样令人难忘,而只要想到“欢团”的名字,一股浓浓的年味也就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