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七旬老人朱广平:五十余年默默守护烈士陵园

  • 时间:
  • 浏览:254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朱堤湾村,地处萧县酒店乡东北,距集镇较偏远。村北头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松柏青青。

  陵园占地约5亩,门楼朝东,四周建有围墙,83座坟墓分成3行,东西排列。陵园内,走来一位拄杖老者,头戴毡帽,身披棉袄,留着白色胡茬,体态短小健硕。老者名叫朱广平,现年79岁。新春将至,按照习俗,他再次前往陵园,为烈士填土上坟,告知英灵,如今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记者在采访朱广平老人(左)。

  “这一生,我的两大愿望都达成了——当好兵,修好家乡的陵园。”面对皖北晨刊记者一行的采访,朱广平难掩家国情。

  时间回溯至1946年8月13日的雨夜。解放军攻克砀山等城镇和杨集、柳河集、黄口等车站10余处,付出了巨大牺牲。当晚,数辆吱吱呀呀的太平车,打破了朱堤湾村的宁静,车上满是解放军战士的遗体,雨水混合着血水,从车轱辘上流下。淳朴的村民拿来家中的铁锨、锄头,掩埋战士遗体,聚成83座烈士坟茔。

朱广平老人的女婿李令建在打扫墓地。

  朱广平家中的梨园紧靠着墓地。童年时,他经常站在烈士墓前,模仿大人的语气,对小伙伴们说:“解放军烈士是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从那时起,朱广平就坚定了当兵报国的志向,并决定看护好这片烈士坟墓,让后代牢记当年那段革命历史。

  1962年至1969年,朱广平当兵入伍远赴新疆戈壁滩,并荣立三等功。

  “当时环境艰苦,吃饭时要半掩口鼻,以防‘沙打牙’;营地没有饮用水,我就开车几个小时去取水。”黄沙漫漫,朱广平仰望星空,想起故乡的沙土地,更加担心那片烈士坟墓。

  1969年,朱广平退伍后,辗转回到家乡。工作之余,他经常前往烈士墓地,添土、拔草。因坟头都是沙质土壤堆起来的,历经风吹雨淋越来越小,为了保护这片墓地,朱广平在每个坟头周围都栽上了黄花菜,减缓水土流失。

  1980年,即将退休的朱广平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起名朱艳。此后,整修烈士坟墓多了一个“小童工”。朱广平拿着锄头在坟地里除草,一干就是一整天;朱艳给父亲送饭时,总默默地在父亲身边帮忙。

  看着墓地四周荒草丛生,个别村民在此放羊,坟头逐年变小,朱广平非常着急。他想在这里建一座烈士陵园,但力不从心。于是,他想到了邻村夏王庄的小伙子李令建,豁然开朗。

  “知道你是一个踏实肯干的孩子,心里头敬仰先烈,我现在有两件事,一起拜托给你:先是将我女儿朱艳许配给你,两人以后好好过日子;还有就是希望你能继续将村里的烈士坟墓修下去。”2001年,朱广平拉着李令建的手,促成了这对“青梅竹马”的婚事,也倾诉出多年的心事。

  优良家风,薪火相传。此后的日子,老朱家几乎倾其所有,用搞种植养殖赚来的数十万元,修葺烈士坟茔,并修建围墙和门楼。每逢春节、清明,附近村庄的孩子都来陵园扫墓祭奠,聆听革命故事。

  陵园修好了,朱广平也步入晚年,许多事情记不清楚。可老人始终与人为善,心怀家国。他把“接力棒”亲手交给了李令建。身为党员的朱艳,和丈夫一道分担重任。

  春节前,朱广平又叮嘱李令建夫妇三件事:前往乡敬老院,送去新春祝福;守护陵园,寻找烈士后代;继承先辈遗志,带动乡邻致富。

  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为完成老人的心愿,李令建夫妇奔波在圆梦的路上,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文/记者 傅子峰 俞鑫 图/记者 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