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里没有鱼,为何还要加个“鱼”字?昔人的意思很简朴

  • 时间:
  • 浏览:277
  • 来源:世界杯买球盘口网址app

“鱼”香肉丝的误会

第一次听到鱼香肉丝这道菜,还以为是将鱼切成丝儿做成菜,但当我看到盘子里切好的猪里脊时,心里不禁在想:鱼跑哪儿去了?

相信小时候闹过这个笑话的人并不止我一个,这道名字奇怪,味道却很不错的菜,也因此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厥后查了许许多关于川菜的资料,才知道鱼香肉丝其实是川菜鱼香味儿中的经典菜肴,而这个鱼香味系列菜肴的特点即是,不用鱼却能够通过几种调料(如郫县豆瓣酱、泡辣椒、酱油、味精、醋、糖等)做出类似鱼的味道。

鱼香味系列菜肴泛起的时间并不长,是中国近代以后的产物,凭据《四川省志·川菜志》中纪录,鱼香肉丝是宣统三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由四川厨师首创,但详细细节已经不行考了。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到了民国时期,川菜鱼香系列的菜肴已经在全国开始普遍盛行起来了,创作出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的作家张恨水,即是川菜鱼香肉丝的忠实粉丝。

那么川菜鱼香味儿系列菜肴,如何能够不用鱼却能做出了鱼的味道呢?

此“鱼”非彼鱼,无鱼却有鱼之味

鱼究竟是什么味道呢?这预计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但昔人早已经用一个字来表达出了对鱼味儿的明白,那即是:鱼羊鲜。

区别于酸甜苦辣咸五味,鲜味儿是一种难以详细形貌,却又可以让人的胃里无比兴奋的味道,所以向来都有无数吃货们对鲜味有着执着追求。

而川菜中的鱼香味儿,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鲜味儿。

在古代,酱油和味精尚未广泛使用,人们对鲜味的明白也很有限,所以当四川厨师第一次用泡菜和豆瓣酱做出了奇特的鲜味儿时,人们便索性将其冠以鱼香味儿。

因为这既不是辣味儿、酸味儿、也不是咸味儿,更不是甜味,而是一种让味蕾兴奋的鲜味儿。

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鱼羊鲜,为什么人们想到的只有鱼没有羊?

这是因为昔人的饮食口胃是不停变化的,在早些年间,羊肉是许多中原人的主要肉食,但在南宋以后,人们的主要肉食逐渐变为猪肉,而唐宋时期,许多关于羊肉的烹饪技法也逐渐失传,这让羊肉退出的主流美食行列。

所以在清朝末年,人们对鲜味的明白和想象,便只剩下鱼了,鱼香味儿便由此而来。

郫县豆瓣酱与泡辣椒

现代科学对鲜味已经有了比力全面的分析,除了我们常提到的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其实另有许多氨基酸,可以让人的味蕾感受到鲜味儿的存在,而且这些鲜味儿相互之间又有所促进,换言之,如果两种差别的新闻泉源相互混淆,会起到1+1>2的效果。

而鱼香味儿中的鲜味儿,与两样调味品的降生息息相关,那即是郫县豆瓣酱和泡辣椒,二者的生产历程不约而同的都离不开发酵,这也是昔人获取鲜味的主要泉源。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当人直接食用时,是很难感受到鲜味的,而等到进入人的消化道,卵白质被剖析成氨基酸时,却又早已经由了舌尖味蕾品尝味道的阶段。而调味品的发酵正是将这一历程提前,通过有益菌群,将食物的卵白质提前剖析成各种氨基酸,其中便包罗我们常说的鲜味物质。

这时候人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很容易尝到其中的鲜味儿,郫县豆瓣酱和泡辣椒即是其中代表。

区别于我们常见的大豆制酱,郫县豆瓣酱的特点是原料接纳的是蚕豆,同时又加入了辣椒举行发酵,所以发生了区别于大酱的奇特味道。

和大豆一样,蚕豆中也含有富厚的卵白质,这部门卵白质在发酵历程中也剖析成各种氨基酸,进而发生奇特的鲜味,有的川菜厨师喜欢在制作炒菜的时候加入郫县豆瓣酱,进而提升食物的鲜味儿,这也是鱼香味制作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蜀地的人们还从当地的泡菜中找到了鲜味的泉源,其中尤其以泡辣椒为代表,将鲜辣椒中加入食盐和白酒举行湿态发酵(使用乳酸菌在低浓度食盐溶液中举行乳酸发酵)。在上世纪60年月有许多川菜菜谱中,许多鱼香类的菜肴中都能看到泡辣椒的身影。

对鲜味的追求,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

将鱼香味儿等同于鲜味儿,也可以很好解释,为何许多鱼香类的菜肴,调味品的选择上却天差地别,以最经典的鱼香肉丝为例,是用郫县豆瓣酱调味呢,还是用泡辣椒调味,就存在很大争议。

事实上这是一个两者皆可的选择,甚至在鸡精酱油普遍使用的今天,不用这两者也可以做出很好的鱼香味儿,其实也就是鲜味儿。

我们完全没有须要纠结于哪一种才是正宗的鱼香味,因为这不外是昔人对鲜味追求的一个里程碑。

得益于川菜在近代史中的发扬光大,鱼香味儿也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鱼香肉丝了,鱼香茄饼、鱼香肝片、鱼香八块鸡、鱼香碎米肉、鱼香炒蛋等等一系列鱼香味儿菜肴,让鱼香味儿不仅成为川菜中重要的组成部门,也成为无数吃货们的心中挚爱。

从鱼香味儿到鲜味儿,人们对鲜味的追求,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

2020.06.25(午后)

参考资料:

《中国川菜史》